生长育肥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在一个集约化猪场中生长育肥猪头数约占50%~60%,其消耗的饲料占各类猪总耗料的75%左右。因此,它们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优良品种的选择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不同品种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酮体品质都有所不同。实践证明,瘦肉型猪种对能量、蛋白的利用率较地方猪种要高很多,并且更省料、增重更快、瘦肉率更高。所以猪种的选择很重要,国内一般商品猪都是采用三元杂交模式生产出来的,最常见的是“杜+大+长”或“杜+长+大”。还有一些配套系品种生产性能也很好,比如PIC、斯格配套系、达兰配套系等。这些洋品种虽然生产性能非常好,但肉质一般。如果想要生产高档猪肉,建议采取“本地品种+洋品种”的二元杂交模式,这样既可以得到理想的生长速度,又可以得到高品质的猪肉。
饲料营养
营养是充分发挥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重要保证。因此,合理调控营养,才能保持最佳生产状态,以获得最大利益。
1.能量水平。在不限量饲喂条件下,为兼顾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饲料的能量浓度以1公斤饲料含消化能11.92MJ~12.5MJ为最佳。
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一般按育肥猪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蛋白水平,前期(20公斤~55公斤)为16%~17%,后期(55公斤~90公斤)为14%~16%。
猪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猪的生长。赖氨酸为猪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对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赖氨酸占粗蛋白6%~8%时,饲料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最高。
3.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育肥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保证猪正常生长。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当缺乏或过量时都会导致育肥猪机体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生长速度下降或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4.粗纤维水平。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会导致猪拉稀或便秘。饲料粗纤维含量过高,会导致猪适口性差,并降低生长速度。育肥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应控制在5%~8%。
环境和管理
环境条件包括猪舍内的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等因素,以及舍内卫生、密度等。
1.温度。育肥猪的适宜温度为16℃~23℃。实验证明,气温在20℃时,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最大。
2.湿度。在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的情况下都会降低猪的生长速度。因此,猪舍内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最佳。
3.气流。猪舍内气流每秒以0.1米~0.2米,最大不能超过每秒0.25米。根据生产实际可采取自然通风或是辅以机械通风。
4.适度的光照。太阳光是天然的保健剂和杀菌剂,适当的光照能加强机体组织代谢,促进生长,提高抗病力。
5.密度。实践证明,15公斤~60公斤的猪每头需要0.6平方米~1平方米,60公斤以上需要1.0平方米~1.2平方米。
6.卫生。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并定期消毒。
7.管理制度。按规定时间给料、给水、清扫粪便,并观察猪的食欲、精神状态、粪便有无异常,对不正常的猪要及时诊治。完善统计记录制度,对猪群周转、出售或是病死、称重、饲料消耗、疾病治疗等情况加以记录。(资料来源:规模化养殖技术达人、猪情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