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猪网

秋季仔猪腹泻是目前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多病因性疾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调查,仔猪因腹泻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40%,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今天小编归纳出几点防治仔猪腹泻的技术措施,和养殖朋友们一起探讨探讨。



一、哺乳仔猪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仔猪出生时一般体重为1.2--1.5kg左右,21日龄时体重增加可达出生时4倍以上,仔猪的迅猛生长,是以物质代谢旺盛为基础的。因此,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不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都高,仔猪的培育应及早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 2.消化器官发育快,消化机能不完善 仔猪的消化器官在出生时虽已形成,但结构及机能尚不完善。初生仔猪消化器官容积小,随日龄增长而迅速发育和增大,由于仔猪消化器官生长发育迅速,对疫病抵抗力弱。胃液中又缺乏盐酸,不能杀死随饲料和饮水进入胃内的细菌。因此,在这个时期,仔猪易患胃肠疾病,导致腹泻,甚至死亡。 3.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调节体温的能力差 猪是恒温动物,一般通过自身的调节而保持体温基本不变。初生仔猪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调节体温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仔猪由于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限制了物理调节体温的作用。因此,对仔猪应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4.缺乏先天免疫力,易感染疾病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大分子的球蛋白,由于猪胚胎构造复杂,限制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传给胎儿,因此,仔猪出生后,缺乏先天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从初乳中得到母源抗体,获得被动免疫。所以,初生仔猪必须吃到足量且优质的初乳。 二、病因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可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 1.传染性腹泻 各种传染性因素引起 (1)病毒性腹泻:主要包括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等; (2)细菌性腹泻:主要包括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仔猪红痢、猪痢疾等; (3)寄生虫性腹泻:主要包括球虫感染、猪鞭虫病等。 2.仔猪消化机能不全 (1)哺乳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晚,消化酶系统发育较差,消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条件反射性的胃液分泌,消化酶不足,胃腺不发达,不能分泌盐酸。 (2)断奶仔猪胃肠内环境的变化。 断奶仔猪饮食变化,断奶应激,降低了酶的水平,又因胃酸不足,胃蛋白酶减少,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消化不完全的饲料可使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大量繁殖,最终因消化不良而腹泻。


三、预防 1.加强保温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变化易发腹泻,尤其水泥地面易使仔猪腹部受凉,诱发胃肠道蠕动加快以至痉挛,引起腹泻。检修好猪舍,不能有贼风。 判断室温是否适宜的标准:仔猪分散均匀卧睡在保温区内表示温度适宜,若仔猪扎堆在一起表示温度过低;若小猪远离保温区则表示温度过高。 2.让仔猪吃好初乳 初乳是新生仔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让仔猪吃好吃足初乳,除及时补充能量、增强体质外,还可提高抗病能力,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秋冬寒冷季节,初生弱小或活力较弱的仔猪往往不能及时找到乳头吃奶,甚至被冻僵不会吃奶。 3.控制采食量 秋冬季节气温低,为了维持体温,仔猪会本能性地加大采食量,易导致仔猪发生吸收不良性腹泻。而刚断奶的仔猪,受断奶应激的影响采食量减少甚至会拒食,引发腹泻。 仔猪日粮中添加龙昌胆汁酸,刺激肝脏分泌大量稀薄胆汁,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益率,促进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 4.断奶前尽早补加教槽料 仔猪教喂一般在7-10日龄开始,使仔猪在断奶前胃肠消化系统功能得以加强,在仔猪保温区进出口附近散放少量教槽料诱食,每天更换3-4次,保持饲料新鲜。2周龄后,将教槽料放入料槽,投放量以仔猪在4 h内吃完为佳,少喂多餐。 5.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体质衰弱也会影响出生仔猪的体质,仔猪容易发生腹泻。另外,母猪体质下降会影响到乳汁质量,影响哺乳仔猪,使哺乳仔猪发生腹泻。生产中,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龙昌胆汁酸,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及活力,减少弱仔弱胎,改善母猪泌乳质和量,减少仔猪腹泻,母猪更健康,全面提高母猪的生产繁殖能力。 6.其他 仔猪在断脐、剪牙、断尾、去势、剪耳等处理时,应避免过大应激,做好创伤处理,避免细菌感染。保持猪舍卫生,粪尿随时清扫,给母猪及仔猪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猪群的健康生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