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湿度、通风,这三项是鸡场管理的要点,尤其是温度。天气、季节等因素会引起一定的温差,导致鸡群生病,严重的甚至死亡。那么,常见的温差类型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探讨。
01进口温差控制
进口包括人员设备的进出口和进风口。一般进风口瞬间进来的风较凉,也最容易被忽视。临床上70%以上的鸡群呼吸道病都是由进口温差引起的。
当舍外与舍内有10℃以上的温差时,鸡舍内的温度可能不低,但鸡的体感温度就已经接受不了了。因此,应做好进风口位置的密闭工作,条件不允许的可以用饲料袋遮挡在网边上或进风口容易受凉的鸡群周围;人员的进出口也要有一个充足的育温环境,并在进口两米内做好密闭工作,条件不允许的用饲料袋或塑料纸对网面至地面的位置进行保护。
02舍中温差控制
舍中温差主要指舍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情况和有没有通风死角。一般情况下,舍内靠近暖风炉的位置温度要高一点,离热源远一点(靠近风机)的位置温度要低一些。基于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离热源较远的位置生上一个或几个小炉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鸡舍四周温度低,中间温度高(尤其是夏季),通风时要充分考虑到。
03接鸡温差控制
接鸡温差是指在鸡苗进舍前,舍内温度与鸡苗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的差距。一般建议在鸡苗进舍前4小时把温度升高至35℃,以后缓慢降至25-27℃。来鸡后将鸡平放在网面或地面上,揭开纸箱盖子后,把鸡放入鸡笼后,缓慢升温至33-35℃。
04热源温差控制
热源温差的出现主要是鸡舍热源周围的鸡与离热源稍远的鸡的不同,尤其是采用暖风炉供暖的鸡群,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为减缓外来冷空气,避免局部高温,暖风炉用的散热片或送风袋应该尽量安装在靠墙的两边,面向墙壁或地面吹风。用小炉子采暖的也应该向两边靠拢。
05天气温差控制
阴、雨、雾、霜、雪、风等诸如此类的天气对鸡场温度的影响也很大,养殖朋友们要每天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
·阴雨天要及时给鸡群采取供暖措施,防止外界温度下降引起鸡舍内温度的下降。
·北方雾霾严重,但不能因此就紧闭鸡舍门窗,要时常通风,保持鸡舍环境清新。
·下霜时往往白天热晚上冷,尤其凌晨的1-5点要注意调小或关闭进风口。
·下雪不冷化雪冷,雨雪天过后要及时给鸡舍房顶清雪,并适当提高舍温,尤其是化雪的时候。
06密度温差控制
鸡正常的体温是42℃,控制密度温差的一个原则是不让鸡抱团取暖。冬季如果通风设备不是很理想,就要避免盲目扩大密度,以免诱发气囊炎、大肠杆菌、腹水等疾病。
07季节温差控制
季节交替易出现温差,尤其是冬季,寒冷多风,寒流一来更容易产生冷应激,要注意鸡舍的密闭性及保温情况。
·季节交替易出现温差。对于季节性温差的控制,要注意鸡舍的密闭性及保温情况。
·温差会形成风,要避免通风口进来的凉风吹到鸡。
·使用不带内袋的饲料袋遮挡上一部分,减缓风速,同时还能给鸡舍提供氧气。
·注意看鸡舍的墙壁、棚顶、隔断是否有水珠形成,凡能形成水珠的位置,冬季将会有凉气渗进鸡舍,使鸡舍内温差拉大,引起局部鸡群受凉。
·适当给鸡舍增加湿度,尤其是20日龄之前的鸡。
08鸡背、腹部温差控制
鸡背、腹部温差主要发生在笼养鸡身上。临床上鸡舍内的很多温度表都挂在鸡背的高度,而鸡最脆弱、最怕受凉的是腹部。温度表及温度探头悬挂的高度不同,测出的鸡舍温度也不同(悬挂位置越高,温度越高)。在秋冬季节必须将探头放在网面以下5公分处。笼养鸡宜在上两层育雏,待换毛结束后再移到最下面的一层。因此,建议将温度探头放置在第二层下5公分处。
09昼夜温差控制
昼夜温差大,需要不断调整供暖设备和通风设备,才能降低舍内温差。最明显的四个阶段:7:00—11:00是升温阶段;13:00—15:00是高温阶段;17:00—22:00是降温阶段;凌晨1:00—4:00是低温阶段。养殖朋友们要根据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灵活调控。
10扩群温差控制
临床上15%的鸡呼吸道病与扩群有一定关系。那扩群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扩群前,对即将要扩的位置育温,不低于鸡舍内现有温度,当温度能够满足鸡时,先将塑料隔断拉下,注意2小时内不要往里放鸡。
·扩群前,适当提高鸡舍内温度,并持续到扩群后24小时以上,逐渐下降至正常温度。
·扩群时尽量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免疫前后不扩群,鸡群在亚健康时慎重扩群。
·一般塑料隔断有两层,相距不超过5米。隔断必须全密封,尤其是网面以下更不能进一点凉风。挡鸡的网面一般距离塑料隔断有1米以上的距离,不能让鸡直接接触塑料隔断。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保证舍内温度稳定是鸡群健康的基础,一旦出现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减少舍内温差,很多养殖朋友选择艾牧精灵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版权说明】来源:食品谷畜牧科学院。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京津冀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