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水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DO),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和pH值等。本文主要讲述了就这几个主要环境因子对养殖淡水鱼类的影响,以期为养殖生产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三、氨氮  

水中氨通常是在氧气不中时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的,或者是由于氮化合物被硝化细菌还原而成。水生动物代谢终产物一般是以氨的状态排出,淡水鱼类也是如此。池水中氨的含量较低,水生生物和鱼类排泄的氨被大量池水稀释,同时硝化细菌将其转化为硝酸盐,因此不会对鱼类带来多大影响。

但在缺氧的情况下,氨就会积累,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鱼中毒,减少摄食,生长缓慢,高浓度时会造成鱼类死亡。

养鱼密度太大时,氨的浓度就高,所以氨成为限制放养密度因素之一。一般养鱼水体要求氨的浓度不得大于0.3MG/L。底层水缺氧,有机物发生厌氧分解,也会使氨积累,因此提高底层水的溶氧量是防止氨积累和改良水质的重要措施。另外,在浅池施用铵态氨肥时,必须根据水质的pH值等状况(pH越高,氨的含量也越高),掌握合适的施肥量,防止施用量过多而使水中氨的含量达到危害鱼类的程度。

四、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水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域中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一般养殖密度过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的池塘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

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MG/L后,鱼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而造成鱼类慢性中毒,此时鱼类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五、硫化氢

硫化氢是在缺氧条件下,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形成的,或是在富含硫酸盐的水中,在硫酸盐细菌的作用下,使硫酸盐变成硫化物,然后生成硫化氢。

在杂草、残饵堆积过厚的老塘,常有硫化氢产生。它的积累会使鱼中毒,毒化鱼的血液,致使鱼类窒息死亡,并且能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一般养鱼水体要求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1MG/L。养鱼水有硫化氢产生也是水底缺氧的标志。

六、pH值

鱼类要在一定的pH值下才能正常生存与生长。适合鱼类的pH值为6~9,最适宜pH值为7~8.5,pH值的安全范围为5~9.5。

养殖的成功离不开上述一些水环境因子的稳定,所谓“养鱼先养水”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要重视水环境因子的稳定,当水环境因子发生变化时,我们应采用一些适当的措施调节其在正常的范围内。

【版权声明】来源:金林生物。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