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康地中国

夏季是集约化猪场母猪群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也是种猪群管理难度较高的季节。本文分享的是高温环境下母猪在热应激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PART 1 母猪生理及热代谢 母猪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比较恒定,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间体温基本维持在38.5~39.8℃之间,在此温度下,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各种酶系统能正常地参与各种代谢,完成各项生理功能,这种精准的调节机制是经过上亿年进化形成的,为了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产热与散热必须达到动态平衡。 产热即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在体内代谢产生热量,研究表明,体内葡萄糖氧化代谢后有50%左右的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此外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或母猪处于阳光直射时也可从外界吸收热量。 PART 2 母猪与环境的热传递的方式 热传递的方式可分为非蒸发散热(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和蒸发散热。 热传导是指在没有分子运动的情况下,即在物理接触的情况下将热量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传导散热量与温度梯度大小成正比,如果母猪皮肤与环境温度或者所接触的物体温度相同,那么热传导就不会发生;热对流是通过母猪皮肤与空气或其它液体等的流动而实现,皮肤与介质接触部分首先通过传导进行热交换,然后再进行对流热交换,基于此,影响热对流交换的因素包括空气温度、风速等,环境温度越低、空气流速越大,对流交换的热量就越多;热辐射包括通过可见光、红外线以及电磁波进行的热传递,畜牧业中,该方式主要是阳光照射及使用红外线加热灯。 蒸发散热是利用机体(包括皮肤、呼吸系统等)水分的蒸发带走体内的热能,蒸发散热通常具有单项性。 PART 3 母猪热应激病理生理机制 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母猪群体越来越大,在猪群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降低、猪与猪之间的热辐射等因素下,容易形成“热岛”,高温季节会更加明显。众所周知,母猪汗腺不发达,蒸发散热基本只能通过“喘息”进行,当外界温度逐渐升高,通过上述三种非蒸发散热方式带走母猪体热的作用越来越弱,热量的积累导致母猪最终进入热应激状态。 母猪热应激的病理机制简述如下: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母猪心率加快,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外周灌流增加,皮肤发红,血压不同程度下降,母猪开始表现出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口腔唾液分泌增加,母猪频频饮水,排尿增多,随着温度进一步上升,非蒸发散热量逐渐降低,蒸发散热量成为主要散热方式,如果此时加大通风,对流散热会带走部分热量,但高密度饲养环境下,特别是条件稍差的猪场,受设备及猪群的影响,通风变得较为困难或不充分,此时,体内热量进一步积累,母猪表现出大口喘息,呼吸容量下降,呼吸频率上升,过渡喘气的结果是大量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性碱中毒随之发生。体温升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细胞耗氧量迅速升高,全身血液的重新分布,导致内脏器官血流量下降,组织灌流液不足,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很快就发生细胞缺氧,器官机能障碍,特别是脑组织、心脏等重要器官。高温环境下,汗液排出,尿液增加导致电解质钠、钾等大量丢失,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会进一步出现电解质平衡紊乱。各种酶在高温下相继变性失活,体内各种生化反应均受到影响,乳酸、氨、酮等代谢中间产物或废物得不到分解或排出。由于体内氧供应系统、各种代谢、电解质等紊乱不断加重,严重母猪最终以死亡而告终。



PART 4 热应激(死亡母猪)病理学表现 热应激死亡母猪主要病理表现为:皮肤充血、出血,由于缺氧,血液常有酱油色,临床常见鼻腔及气管内有较多带血泡沫状分泌物,肌肉柔软,似用沸水烫过。死后立即解剖的尸体,腹腔及胸腔温度常超过45℃,常常见到有积液存在,内脏器官广泛性充血出血,其中肺脏、心内膜、脑膜、胆囊黏膜、子宫黏膜、膀胱黏膜等出血更为明显,实质器官多呈柔软状态。 PART 5 热应激的防治 基于上述热传导方式的介绍,防治热应激的措施就容易理解了,主要是降温、通风,当然控制湿度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篇幅,本文未作深入讨论。对于环境、设备条件差的猪场,要特别注意通风死角,这是生产中容易忽略的地方,而死亡也常发生于这些区域。临床治疗中有四点要引起重视,其一是防止呼吸性碱中毒,其二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其三是平衡紊乱的电解质,其四是康复过程中对于受损细胞的修复。当然,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倡导预防为主,强化核心营养,提高母猪机体抵抗力是预防热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推荐使用美国康地强化功能性母猪料,该产品具有以下功能: ✔强化调味技术,让母猪在高温环境下能摄入足够的饲料; ✔强化电解质,保证母猪在大量饮水排尿的情况下能维持体能电解质平衡; ✔强化功能性氨基酸、功能性维生素,有效维持营养物质代谢,降低体内丙二醛含量水平,减少体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含量,缓解细胞热损伤。 使用康地功能性母猪料,让母猪轻松渡过夏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