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感觉兽药

乳房炎是由于乳腺或乳腺间的结缔组织感染病原菌而发生的,能引发猪乳房炎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坏死杆菌、棒状杆菌、结核菌等。这些病原菌的存在加上猪舍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当就容易发病。猪的乳房炎可分为两种类型:局限性乳房炎核扩散性乳房炎。局限性乳房炎(局限于1-3个乳区发病)是一种常见病,多由乳头管口和乳房附近的创伤或被仔猪咬伤导致病原菌侵入淋巴结而发病。此时病猪精神尚好,食欲尚可,只是发病乳区肿大、发热、疼痛,不让仔猪吃奶。 扩散性乳房炎(全乳区急剧肿胀,几乎不分泌乳汁)是由于猪体其它部位被感染(如子宫内膜炎、结核病、放线菌病)发作及病毒转移;难产及产仔过多、分娩时间过长、母猪过度疲劳;全群仔猪虚弱、吮乳力气不足;被化脓菌侵入感染时均可发生本病。全乳区发病后体温升高,食欲废绝,乳房肿胀硬结发红,分泌黄色粘稠水样脓汁乳,拒绝仔猪吃奶。



 病因 1.卫生条件差及饲养管理不当 猪舍地面粗糙不平,乳房易受到磨擦,致使乳房感染诱发乳房炎,特别是腹部松弛,乳房下垂贴地的经产母猪。母猪分娩过程中劳累过度,尤其是夏天难产,猪圈面积少,通风不良,使得血流循环受阻,腹腔内压大,乳房容易水肿,加之管理不到位,容易引起母猪乳腺发病。母猪分娩后,机体抵抗力相对处于弱势,很容易使母猪感染细菌或受体表寄生虫侵袭,诱发乳房炎。母猪产前消毒不严是导致乳房炎发生的一项重要诱因。 2.营养调控不合理 在母猪的饲养过程中,保证乳汁的适度分泌和适时回乳与营养的合理调控紧密相联。近年来,养猪业推广早期断奶,而此时母猪的泌乳机能仍处于较为旺盛阶段,这时乳汁得不到仔猪的吮吸而淤积于乳房内,使乳房肿胀压迫血管,导致乳区营养成分充足和代谢产物的蓄积而发病。另外,对母猪泌乳期进行营养补饲的过程中,如果补饲的方法失当、补饲时间过早,往往在母猪分娩后就补饲,且补饲的饲料过多、质量过好,导致母猪泌乳量过多而引发乳房炎。也有报道称乳房炎的发病率和发病的严重程度与动物日粮中所含维生素E的状况有关。 3.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原微生物感染一直是母猪乳房炎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接触性病原微生物,它们主要定植于乳腺,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原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存在于乳头管的皮肤上,主要引起慢性乳房炎。第二类为环境性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假单孢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等。大肠杆菌由于产生内毒素而导致乳房炎的发生。第三类为真菌如毛孢子菌、酵母菌以及病毒等。


4.继发因素 母猪患子宫内膜炎后,由于细菌毒素和子宫内炎性分泌物不断产生,周围血流不畅,经络受阻,波及乳房,导致发生乳房炎。同时,母猪乳房炎可继发于其他的疾病,如:产后热、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因此预防母猪乳房炎要从改善猪舍环境、改善饲养管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等几方面着手: (1)切实做好猪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将可能引发乳房炎的病原菌彻底杀灭。 (2)临产前1-2天要给母猪减食,分娩当天不要喂食,分娩后要逐渐增加喂量,以免因过量饮食诱发乳房炎。 (3)分娩前用温水将母猪的乳房进行清洗、消毒、按摩,既能预防乳房炎,又能促进泌乳。母猪分娩时助产时间要短,使其尽快产完,并及时给母猪饮清水,使母猪体温下降。 (4)要防止乳猪咬伤母猪乳头,可在乳猪出生时用锐利的铁剪将乳猪的上下8枚乳隅齿和犬齿从牙根剪掉。初生乳牙并无大用,切除后可防止乳房外伤。 (5)分娩后触摸乳房,有热感,乳房可触摸到硬块,即有患局部性乳房炎的可能,要尽可能揉开并排出乳汁,可用鱼石脂加樟脑精的混合液每天涂1-2次。 (6)科学补饲,补料要根据母猪膘情体况、泌乳状况及仔猪大小、数量等灵活掌握,防止营养不足或过剩。通常情况下,分娩后初期,不宜过早补料,更不宜补含蛋白质高的饲料。对已发生泌乳性过剩的,要及时适量添加粗饲料。后期仔猪个体渐大,母猪泌乳即将不足时,应及早补料。 (7)断奶前几天,如果母猪膘情好,可适当减少精料量并控制饮水,以免断奶后发生乳房炎。 (8)西药疗法:一旦发现母猪患乳房炎或无乳,应尽快连续3~5天注射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在一侧注射,磺胺类药物+甲氧苄氨嘧啶在另一侧颈部注射。拌料母猪产后饲料添加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益母生化散,促进恶露排尽,有效避免乳房炎发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