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微兽医站
一、非瘟流行情况 自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的流行对生猪产业造成较大冲击。目前,全球范围内非洲猪瘟病毒已鉴定出至少24种基因型。其中亚洲主要流行基因Ⅱ型。时下,非洲猪瘟尚无商品化疫苗或有效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感染猪群扑杀是防控主要策略。因此,开展流行病学监测和流行株的基因组变异等研究,对非洲猪瘟防控具有关键指导意义。 据了解,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于2018年分离鉴定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HLJ/18。2020年6月至12月期间,该实验室课题组在我国部分省区开展了较为系统的非洲猪瘟病毒流行病监测工作,共分离出22株基因Ⅱ型非洲猪瘟流行毒株。与最早的分离株HLJ/18相比,2020年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包括核苷酸突变、缺失、插入或短片段替换等。课题组发现,其中部分变异毒株显示出相对较低的毒力,但依然表现出明显的毒力残留和很强的水平传播能力,高剂量感染仍能引起亚急性和慢性病程,并部分致死感染猪只。 本研究发现,我国田间至少存在4种以上的低致死率非洲猪瘟基因Ⅱ型自然变异株。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可能已在田间猪群中流行,造成持续的感染、慢性病程甚至死亡,给非洲猪瘟早期诊断带来很大障碍,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带来全新的挑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尽快制定和采取应对策略。 我国目前非洲猪瘟的流行毒株都是基因Ⅱ型,但又能细化为三个不同的毒株,最原始的是白山野猪分离的毒株,与东欧最早的流行毒株相同;第二个是沈北的家猪毒株,是国内和东欧目前最主要的流行毒株;第三个是广西贵港分离的毒株,是全世界首次发现的毒株。报告显示,我国非洲猪瘟从发病到报告平均为10天,最长3个多月。 某些地区的血清阳性野猪的存在表明,部分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可以存活一段时间,甚至可以从疾病中恢复过来。这可能是因为存在毒力降低的病毒。 对养猪业来说,基因II型低毒力毒株、基因I型的非洲猪瘟病毒这2种变异毒的出现绝对是雪上加霜。从目前的养猪一线调查来看,有不少非瘟弱毒感染表面上都是外观无症状感染,即这些感染猪外观无任何异常、核酸检测经常为阴性、抗体检测为阳性。还有部分临床感染猪发病后会表现出皮肤上的异常,如鼓包、破溃等,轻微发热、流眼泪疑似流感症状,这部分猪如果在处置的时候没有及时淘汰而按照其他常见病进行治疗,则会导致病毒在场内进一步扩散,所以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要合理处置,尽快检测,淘汰。
二、非瘟弱毒传播因素 1、空气风尘、微粒:通过进出风口、栋舍缝隙、连通的粪坑相互传播; 2、老鼠污染饲料:通过老鼠等生物媒介在栋舍间寻找食物相互传播; 3、人员无意识接触:人员进舍采样、处理死猪等过程进行间接传播; 4、食材物资进入:食材物资未进行有效消毒进入生产区; 5、无害化处理:场区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存在交叉; 6、售猪过程监管:存在猪只回头及人员交叉的现象,车辆洗消不彻底; 7、非单向流动:猪群管理混乱,未执行单向流动、禁止混群原则; 8、饲料、水源污染:一旦污染,会造成多点散发。 三、非瘟弱毒具体特征 1、间歇性排毒: 意思就是排毒不规律,有时候会出现检测时刚好不排毒,导致检测不出来,误以为猪群未被非瘟病毒感染,等到出现症状或者多次检测后确定感染时,猪群已经很大比例被感染了,此时拔牙没有太大意义,而且我们临床中判定是否非瘟排毒,必须要在采样部位存在非瘟病毒,而且能通过实验室检测出来。逻辑上分析,这需要采样部位或相关组织黏膜损伤,并且有一定量的病毒增殖。现在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口鼻拭子/尾根血拭子/深部咽拭子/腹股沟淋巴结穿刺等。弱毒在相关部位能否增殖,以及是否造成损伤,取决于毒株毒力及机体的抵抗力。这两点在临床上都非常复杂,因此,想要找到弱毒的准确排毒规律,基本不可能。 2、跳跃式传播: 临床上,强毒感染因为毒力强,潜伏期短,临床上表现会有很明显的“连续性传播”,就拿一栋定位栏母猪来讲,很难会出现第一头和第三头感染,而第二头猪不感染的情况,但是弱毒常常表现所谓“跳跃式传播”。很多人把这当成非瘟弱毒空气传播能力增强的证据,但逻辑上并不严谨。因为也有可能是因为弱毒致病力降低,感染周边猪只的能力不如强毒,而且有的猪只抗病力强,成为“无症状感染猪”或者根本未被非瘟病毒突破免疫防线,加上生产管理中的各种无意识地交叉污染,导致了所谓“跳跃式传播”现象,因为假如非瘟病毒具有很强的空气传播属性,那现在的养猪行业早消失了。 【注:有研究数据表明ASF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感染阴性猪。空气中ASFV与粪便排毒相关。目前证实能通过空气传播ASFV的文献较少,需要更多文献进行佐证;临床上猪场进行非瘟防控时,除了考虑病毒的接触传播外,还需要考虑空气传播途径。空气传播实质为病毒通过粉尘、微粒传播,猪只通过口鼻接触感染所致】 3、检测滞后性: 猪只感染典型症状为皮肤发红、发热,卧地不起,起初没有明显症状,只是轻微厌食,很难发现,检测无异常;一旦环境检测出现弱阳性后,表明猪群已经感染,但猪群精神状态非常好;如果猪只出现死亡,CT值即在25左右,拔点效果甚微;通过检测结果来进行拔点,时间明显滞后,可在出现厌食猪起即开始处理,或在栏位环境样出现弱阳性拔点效果较好,栋舍环境要及时消毒灭源。
四、非瘟弱毒防控问题 1、拔牙拔不干净:感染猪非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较长,短期死淘率不高,很容易和其他常规疾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猪丹毒、猪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相混淆,在发病早期通过PCR检测,通过血液和唾液不一定能够检出,病死猪的肝脏、脾脏、淋巴结可以检出,等检测结果确认为非瘟弱毒感染,猪群感染非瘟弱毒时间至少过去了7天,在这段时间,很多猪场生产依然没有停止,配种、查情、断奶、转群、免疫还在进行,等发现问题严重时,病毒早已在猪场蔓延,想拔干净几乎不可能。 2、双抗剔除难度大:部分猪场尝试全群高频检测,比如按照一周一次全群普检,只要检出非瘟CT值的猪只,哪怕没有任何非瘟症状一律淘汰,并且把这头猪同栏的其他猪和相邻的4头猪一并剔除,连续剔除5个月,并且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流程、防交叉污染,依然无法剔除带毒猪,对剩下全部抗原阴性猪做非瘟抗体检测,这些猪外观非常健康、无任何异常,但非瘟抗体阳性率在90%以上,通过抗原抗体同时检测,最终以清群结束。 3、窗口期生产波动:非瘟弱毒感染场在非瘟的窗口期:发情、配种、分娩、断奶、转群、免疫等阶段容易出现波动,不同的猪场波动的情况不一样,比较普遍的是母猪在分娩前后、打疫苗后、转群后和其他应激强烈的时候出现非瘟抗原阴转阳的情况,尤其是商品猪转群,在转群之前猪只一切正常,但在转群后猪群的死淘率可达50%以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