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出生后,脱离了母体温暖的环境,如何确保其全活全壮,进而使其能健康生长发育,是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介绍出生仔猪的护理措施,包括11个大点。一、早吃初乳

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而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能直接保护初生仔猪度过危险的前三天,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乳头饱满,自始至终都处在放奶状态,而且母猪分娩后取侧卧姿势以使仔猪吮吸乳头。初生仔猪先安静片刻,然后开始寻觅乳头,围绕母猪的腹侧进行嗅尝任何突出的东西,从而找到乳头,开始吮乳。第一头产出的仔猪能吃到乳汁所需时间最长,而后逐头减少,这是由于第二头以后的仔猪具有模仿第一头仔猪的行为之故。

母子双方均能主动引起哺乳行为。通常是通过有节奏的哼叫声。分娩后大约30~40min哺乳一次。哺乳时间间隔白天稍长于夜间,窝产仔数少的比多的哺乳的频率大。随着仔猪的年龄增长,哺乳次数和每次哺乳的持续时间都逐渐减少。

仔猪吮乳过程分4个阶段:开始仔猪聚集乳房处,各自占据一定位置,以鼻端拱摩乳房;吮乳,仔猪耳向后,尾紧卷,前腿向前伸,此时母猪哼叫达高峰;最后当排乳结束,仔猪又重新拱摩乳房。随着泌乳量逐渐减少,哺乳行为也自然减少,最后完全停止。对发病母猪要及时治疗,以免因疼痛影响泌乳。

二、剪牙齿和断尾

为减少对母猪乳头的损害,和仔猪发生争斗时降低对同窝仔猪的伤害,仔猪出生后应修剪牙齿。但注意不要把牙齿剪得太短以免损害齿龈和舌头,使病原体进入仔猪体内。猪剪齿前工具都要进行消毒,以避免细菌交叉污染。对发育不好的仔猪不宜剪牙齿,有利于乳头竞争和生存。

断尾是常规工作,可避免断奶、生长、育肥猪阶段的咬尾。下面是断尾工作的一些操作方法:

(1)生后不久用断尾器剪掉尾巴,仔猪很快恢复,因伤口较小,不会出很多血。

(2)要避免剪得太短,阴门末端和公猪阴囊中部可用来作为断尾长度的标线。

(3)在仔猪和每窝间使用断尾器剪尾后要进行消毒。

(4)为防止细菌交叉感染,不要用同一断尾器既剪齿又断尾。

(5)处理完后对断尾器进行彻底清洗。

(6)对弱仔猪不要断尾,以免加重应激引起死亡。

三、防止窒息,正确断脐

仔猪出生后应尽量清除口腔及呼吸道的黏液、羊水。如黏液较多,可将后肢提起,使头向下,轻拍胸壁,然后用纱布擦净口中或鼻腔的黏液。若已发生窒息,可通过插入气管的胶管,每隔数秒徐徐吹气一次,以使其呼吸。仔猪擦干后,接着便是断脐。断脐不当会使初生仔猪流血较多,影响仔猪的活力和以后的生长。为此,应在距脐根5~6cm宽处,用手指将其中的血液向上挤抹,并按捏断脐处,然后用剪刀剪断,涂以碘酒。断脐后应防止仔猪互相舐吮,防止感染发炎。

四、固定奶头

母猪整个哺乳过程持续3~5min,但每次哺乳真正放乳的时间仅20~30s,如果仔猪吃奶位置不固定,势必会造成以强欺弱,使弱小仔猪因抢不到乳头错过放奶时间而饿死或变成僵猪。因此,在仔猪生后2d内,应人工固定奶头,保证全窝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猪是早熟动物,意味着出生时仔猪相对成熟些。仔猪幽生时眼睛睁开,有运动能力,出生后就能吃奶。行为研究显示,仔猪在找到乳房和乳头之前会遇到许多麻烦,包括母猪后腿、分娩箱墙壁和同窝仔猪。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从出生开始到第一次成功吃奶,仔猪要花近30min的时间。之后,仔猪在建立乳头行为秩序时,会有很高的争斗频率。第一个出生的仔猪选择了一个乳头,后出生的仔猪经常为这个乳头向同胞挑战。乳头的争斗可影响仔猪的死亡率,特别是当争斗凶猛和持续时间较长时。

乳头争斗最强烈的是在出生后头4~6h。在这之后的2~3d内乳头固定以后仔猪也就建立了睡觉和吃奶的秩序。母猪分娩后大约每30~40min哺乳一次,每次持续20~30s。当母猪叫时(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如果仔猪不靠近乳房,将会错过吃奶时间。虚弱和后腿外翻的仔猪经常错过吃奶。7日龄或大的强壮的仔猪可以趁机吃两个乳头的奶。

必须能认出每头母猪可以哺育几头仔猪(母猪的养育能力)。例如一头母猪有12个等距的乳头,但没有露出它下面一排的乳头,就不能饲喂12头仔猪,当产圈的栏杆挡住靠近上面的一排乳头时,情况会变得更糟。在分娩后要定期调整产圈的栏杆以确保仔猪能够容易接近母猪上面一排乳头。

观察所有新生仔猪,找出没有吃奶规律和虚弱仔猪是非常重要的。弱小仔猪能量储存少,因此需要更多能量。许多分娩和哺乳管理体系只注重那些最好的和最强壮的猪,而每窝仔猪中15%的弱小仔猪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

有些生产者认为后面的乳头较小,较小的仔猪便于吃奶,通常把最小的猪放在后面。由于前三对乳头的产奶量多而后面乳头产奶量较少,故这种做法对发育慢的仔猪是极其不利的,可导致整窝仔猪参差不齐,断奶窝重轻,延长了猪只的正常出栏时间。

五、保暖防冻,减少应激

初生仔猪的临界温度为35℃,如遇低温环境,体热迅速丧失,有时体温可下降4~6℃。在暖舍中,2~4h可恢复正常体温,外界气温与体温恢复呈强负相关。因此应在接产时尽量使产房保暖。可在产房设250W的红外保温灯、设置保育栏或保育箱、暖床、暖气及电热板等,从而达到保暖效果,以减少寒冷所造成的应激反应。

产房中的温度情况比较特殊,母猪的最适宜温度(对采食和行为)是20℃,而新生仔猪为34℃。为照顾新生仔猪,应在分娩舍内放置保温设备及补饲栏。

六、防压防踩,减少弱小仔猪死亡

初生仔猪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母猪踩死或压死。

猪具有很强的群居特性和依靠声音通讯的特性。

母猪十分注意保护自己的仔猪,在行走、卧睡时不断用嘴将仔猪排出卧位,以防压住仔猪。若压到仔猪,听到仔猪叫声,便马上站起,防压动作重复一遍,直到不压住仔猪为止。带仔母猪对于外来的侵犯,特别是陌生人或管理人员抓持小猪时,母猪会张合上下颌对侵犯者发出威吓,甚至攻击,也有的母猪以蹲坐姿势负隅顽抗,因此需小心。

仔猪是非常爱群居的动物,当其被隔离时,仔猪可发出尖叫声,离群的仔猪容易被压倒、受冻或为其他猪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猪的母性冲动随着产后经过的时间而自然减弱,仔猪亦随日龄增长而趋向独立,愈临近断乳时期,母仔关系愈趋于松弛。

七、注射铁剂

仔猪出生时体内铁的总贮存量约为50mg,每日生长约需7mg,到3周龄开始吃料前,共需200mg,而母乳中含铁量很少(每100g乳中含铁0.2mg),仔猪从母乳中每日仅能获得约1mg的铁,因此母乳远远不能满足仔猪对铁的需要。仔猪体内铁的贮量早在生后3~4日龄即被消耗完,若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故缺铁仔猪,抗病力减弱,容易感染疾病。应于仔猪出生后2日龄即给其补铁,特殊情况下,7日后可进行第二次注射。

八、去势

德国兽医专家建议仔猪在3日龄去势。他认为,推迟去势时间仔猪有感染圆环病毒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危险,而早去势的仔猪可通过初乳得到抗体的保护。日龄小的动物有很高的疼痛阈值(几乎不表现出疼痛的现象),在去势过程中所受应激少。去势早时手术伤口小,不易感染,伤口能很快愈合。为保持伤口清洁卫生,使用硫胺类药物喷雾剂或治疗创伤的粉剂来处理伤口。通过对3日龄去势和推迟到13或23日龄去势的仔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去势仔猪30日龄时体重比23日龄去势的仔猪多450g,且伤口在术后10d内完全愈合(后者需16d)。

九、硒的补充

硒和维生素E具有相似的抗氧化作用,它与维生素E的吸收、利用有关,所以硒的缺乏症状与维生素E缺乏症相似。仔猪突然发病,病猪多为营养状况中上等的或生长快的,体温正常或偏低,叫声嘶哑,行走摇摆,进而后肢瘫痪,有的病猪排出灰绿色或灰黄色的稀粪,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眼睑水肿,剖检可发现肝坏死,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充血或出血,肌肉萎缩等病变。病猪食欲减退、增重缓慢,严重者可突然死亡。仔猪对硒的日需要量根据体重不同大约为0.08~0.23mg,只有在缺硒地区易发生硒的缺乏症,对缺硒仔猪应及早补硒,一般于出生后3~5日肌内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头每日注射量3日龄时为0.5ml,断奶时再注1次,用量为Iml。

十、水的补充

水是猪所需要的最主要的营养成分。由于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母猪乳的含脂率高,仔猪食后即感口渴,若不及时补水,便会喝脏水或尿液,容易引起下痢。因此,在仔猪生后3~5日龄起就在补饲间设饮水槽,补给清洁饮水,水要经常更换以保持新鲜,并稍加甜味剂,但不可用油腻的水。据试验,用含盐酸0.8%的水饲饮3~20日龄的仔猪(20日龄以后饮用清水),60日龄断乳重可提高13%,补饮盐酸有补胃液分泌不全、活化胃蛋白酶之效。

十一、饲料的补充

母猪产后3周为泌乳高峰期,而后泌乳量日趋下降,此时正是仔猪生长旺盛时期,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大,为满足仔猪生长发育之需要,必须提供饲料以弥补母乳供应之不足。同时为了适应早期断奶,仔猪必须在早于母猪泌乳高峰前和断乳前学会采食,这样可以磨炼牙床、促进胃肠发肓,防止下痢。一般于5~7日龄即可补料,训练仔猪开食。常用方法有:在仔猪生后5~7日龄开始自由活动时,在补饲间的墙边地上撒放一些正大代乳宝让仔猪自由啃,或随母猪一道啃食逐渐学会采食并随食量哺乳仔猪补饲要少喂勤添,以免浪费的增加调整给量。给哺乳仔猪补饲时要注意少喂勤添,以免造成补料浪费。一般到20日龄后仔猪已能采食,30日龄后采食量大增。

【版权说明】来源:养猪企业赚钱策略及细化管理技术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