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聚海优选
在我国生猪养殖当中,非洲猪瘟是影响其安全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有着严重的危害。非洲猪瘟有着较短的发病过程,其有着极高的急性感染死亡率,对猪是十分致命的。该传染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本文简要分析防治猪瘟的一些日常措施供大家参考学习。 了解非洲猪瘟的传播因素 (一)异地调运生猪及其产品 在我国生猪的生产区域和销售区域往往都是分离的,消费者普遍需要热鲜肉,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量生猪会从生产地长距离运输到销售地。非洲猪瘟有着较长的潜伏期,生猪若是感染后,最长的潜伏期是3周,在这期间内不会有临床症状出现,这样在长距离运输的过程中,若是有生猪出现了感染,在潜伏期内会将病毒快速的进行传播。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由于异地调运生猪及其产品所引起的疫情有38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饲喂生猪餐厨剩余物 在生猪养殖当中,普遍存在着饲喂生猪餐厨剩余物。在屠宰携带病毒生猪或对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泔水和下脚料就会使传播的风险增加,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这样饲喂形式引起的疫情有55起,这成为我国非洲猪瘟最主要的扩散方式。 (三)窗口期诱发非洲猪瘟的关键时期 非洲猪瘟防控高危窗口期包括了生猪发情、配种、分娩、断奶、转群等五大关键窗口期,每个环节方式也有很大不同。例如生猪配种、分娩期间,人和生猪的接触频率高,若管理人员没有做好工具消毒和环境处理就可能加快非洲猪瘟传播;
在生猪断奶、转群的阶段,若生猪的通行通道没经过彻底的清理、消毒,也会增加环境中病毒残留,造成二次感染。 转群的时候,生猪由于饲养环境、方式转变,自身抵抗力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如导致猪的肠道菌群紊乱,为病毒微生物寄生提供条件,随着生猪的自由基增加,其生物膜通透性变大,非洲猪瘟等病毒性传染病感染概率增大。 规模养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中,必须科学地划分内部各个功能区域。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管理区、生产区、供应区与隔离区等功能区。划分生产区时必须结合养猪场内外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形等相关因素。 管理区主要就是养殖场内部管理与外部沟通联络所用,养殖用具、饲料饲草等物品的购买以及生猪及其产品的出售等,所以管理区必须和生产区完全隔离。 生产区内需要配备消毒池、消毒药剂等各项防疫设备,生产区的进出人员必须严格进行消毒工作。 供应区主要用于管理卫生防疫工作需要的用具与材料等,为了保证规模化养猪场内防疫工作的顺利展开,养殖人员与畜牧兽医必须做好药品以及货品等相关详细的记录。 规模化养殖场内部必须建设完善的隔离区,安排专业兽医组织开展养殖场内卫生防疫工作,病猪治疗期间必须将其隔离在隔离区中,防止病毒大规模的扩散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生猪流动性越强,其染病风险越高,建议养殖人员尽量在猪群空腹情况下,气候环境好,温度适宜的时候移动生猪,减少应激;生猪移动前期和后期,养殖人员都应当保持其居住环境干燥洁净,仔猪保育初期尽量减少冲栏,以免空气湿度过大而引起仔猪顽固性腹泻,用过氧乙酸消毒可降低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浓度,保护猪的呼吸道黏膜,在饲料中加入一些益生菌类物质、黄芪多糖类产品,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葡萄糖抗应激。 非瘟病毒持续变异,3大新特点难防难控! 2023年非瘟传播面之广出乎预料,以至于大家都发出“明明是按照以前的模式防疫生产,过去两年来都很稳固,为何今年却未能幸免”。但实际上,今年非瘟多发既有病毒的原因也有猪场本身的原因,疫病传播总有其客观规律和原因。据估计,美国暴发非洲猪瘟可能造成的损失高达800亿美元。2023年的这波非瘟对中国养猪业预计也造成了超过30亿人民币的损失。
从非瘟病毒的传播来看,存在3大新特征: (1)毒力减弱:有的猪群发病后一周仍未死亡; (2)早期症状减轻:发病猪只早期临床症状减轻,诊断更难、发现更慢; (3)传播加快:传播速度更快,往往发现时已传染较多猪只。 综上三点,可知为何今年各地非瘟点状发生较多,从前发病是不知道如何防,现在发病都感叹“防不胜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