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药物或者生物制品来预防或者治疗疾病是预防兽医最重要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兽医首先要了解国家兽用药物的法律法规、使用药物的药效、副作用、用法用量、使用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也要考虑用药成本、药物实际效果和实用性。

当然还需要考虑一下动物的福利。我非常认同“五不治”观点

五不治:

无法治愈的病猪不治

治疗费用高的病猪不治

治疗费时费工的病猪不治

治疗后经济价值不高的不治

传染性极强的不治

所以我们在临床中一定要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一、要根据已有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结果来确定治疗方向

优秀的预防兽医是要根据临床症状、发病史、病理解剖、用药史等,在结合实验室的诊断综合判断疾病,而不是凭感觉、算经验来确诊疾病。这个阶段也是考验兽医诊断水平高低阶段,快速诊断出疾病可以更好、更快地控制疫情。但在现实中,有很多兽医在未确诊病情已将药物用于临床上,这就会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也极有可能延误病情。所以一定要综合各个方面来确定疾病后,再给出治疗方向。

二、要根据疾病发展现状和药物的特性来选择正确的药物

我们确诊疾病以后,一定要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正确的药物。特别是在抗生素选择上面,一定要考虑到药物的毒性、不良反应、抗菌活性和药代学。我们都知道,抗生素分为杀菌药物和抑菌药物两种,什么时间用什么药都要根据临床情况下决定。比如在细菌的指数增长期我们要选择抑菌抗生素,来延缓病原体的快速分裂,如果在稳定期或者衰亡期使用抑菌药效果就比较差了。

另外在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上,也要考虑药物的药代学和药效学。比如有一些抗生素是浓度依赖型药物(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它们的杀菌率和浓度是成正比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但一定要注意最高值,否则容易造成药物中毒。像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磺胺二甲嘧啶等,都属于时间依赖型药物。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选择给药时间,比如急性感染,不管你使用的药物在临床上是否有效,药物使用不能超过2天。2天后未见效果,就应该重新考虑别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果2天后起效,必须持续治疗7天以上。如果是慢性感染,治疗周期还要适当加长。

三、根据药物产品性能和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不同的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它的药效、药代、毒性和不良反应也是不同的。比如磺胺类药物肠道给药能快速吸收,而且组织分布也比较广泛。内酰胺类、氨基糖胺类正好相反,肠道给药吸收差,但肌注或者静脉给药就很容易达到血药峰。我们熟知的替米考星,国家规定只能内服(对猪而言),这是因为除口服以外的给药途径,其他都是致命的,哪怕是极小剂量也可能导致猪只死亡。

另外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候一定要考虑实际生产情况,比如群体发病较高情况下,就要选择更容易操作的方法——口服给药。不同的给药途径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饮水给药比饲料给药更加快速、效果更好,特别是不吃的猪,能通过饮水给到药物。但缺点就是药物选择面窄,药物的适口性、溶解度都会影响饮水给药。饲料给药虽然是最普遍的给药方式,但对于治疗急性感染时就有明显缺点,因此饲料给药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感染。另外口服给药虽然解决了注射引起的组织损伤和脓肿,但对于治疗非肠胃疾病效果就比较差。所以我们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候这些一定都要考虑进去,也可考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给药途径,来解决以上问题。

四、要考虑猪场的耐药性和依赖性

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几年耐药菌株层出不穷,对我们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超级细菌一次次警告我们,前些年武汉的超级病毒再次给我们人类上了一课。作为兽医的我们就更应该以身作则,减少抗生素乱用现象。要想减少猪场耐药性和抗生素依赖性,需要做如下工作:

1、重视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让猪少生病、不生病。

2、在使用抗生素时候,一定要按照国家休药期规定执行。

3、给药要精准,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4、禁止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要交叉使用来防止出现耐药菌。

5、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能过长,病情好后,立刻停止使用。

6、日常保健使用中药或者微生态来保护我们的猪群。

五、治疗结果评价

在我们出具治疗方案后,一定要跟踪治疗结果,分析治疗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比如失败:是诊断环节错误?还是药物选择错误?或者是给药途径、用药剂量、出现耐药性等问题?我们都要一步一步进行分析,直到找到失败的原因。这样我们才能精益求精。

治疗结果的评价也相当于是一次复盘,从治疗结果好坏可以排除我们的疑似病。也可以测试出药物的效果,为我们筛选出最好的药物,来排除效果差或者无效药物。

     【版权说明】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作者:朱利鹏。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京津冀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