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猪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在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工厂化养猪模式,追求规模化、集约化。诚然,工厂化养猪模式极大地助推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但其不符合国情的弊端也日益凸显,非洲猪瘟暴发后更加突出。首先工厂化养猪模式的“潜观念”是把猪当作车间流水线上的商品,忽视了猪作为生命对阳光、自由运动、新鲜空气的最基本要求,猪的许多天性被剥夺,一生几乎都处在强应激状态下;其次这种模式对猪场的硬件和管理都有较高要求,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猪场尤其是中小猪场恰恰在这两方面存在严重的短板。原生态养猪虽然满足了对猪生命的“尊重”,但效率低,效益差,无法提供价值回报与持续的养猪动力。在这种行业背景下,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泛生态养猪模式。
该模式运用液态饲喂、自然发酵、环境改良、设备改造、圈舍改善,有机无抗,以促进猪群健康、降低饲养成本、管理友好、环境和谐、猪肉品质良好为目的,通过对饲料及用药的选择和环境改善,实现养殖过程生态、产品生态和环境生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不仅是一种兼顾效率、效益及动物福利的养殖方法,而且满足了目前猪场迫切的防病和降本增效的需求,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养猪模式。
1、液态饲喂在一些欧洲国家,液态饲料研究和应用已十分广泛。研究表明,饲喂液态饲料可以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图1)。饲喂液态饲料可以降低料肉比,减少呼吸道疾病,是某种意义上的全价饲喂。
图1饲喂液态饲料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2、自然发酵目前发酵在养猪业的应用,大概有六种场景:一是湿态发酵产品;二是通过饮水添加发酵菌液;三是利用发酵罐现场发酵;四是发酵床;五是使用含大量有机酸的发酵液替代化学消毒剂的环境改良剂,在圈舍用喷雾器带猪喷洒;六是饲料经过自然液态轻发酵,通过菌种的选择与搭配,把杂菌污染降到最低,操作简单且实用。在自然状态下,利用发酵池液态轻度发酵饲料,通过管道输送至猪槽,是泛生态养猪模式推荐的饲喂方式。猪只较少时,可以湿拌料的形式人工投喂。饲料、功能包(多种功能性添加剂)、水在发酵池中进行液态发酵(预消化),让益生菌群充分增殖,在这一过程中,益生菌群把饲料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质降解成易于小肠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有机酸、维生素、细菌素等代谢产物(Canibe N,2003)。这些代谢产物不仅提高了发酵液的营养丰度,同时还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作用,促进肠道健康。益生菌种类的选择与搭配,使其维持一种相对平衡状态,是决定发酵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酵母菌具有将肠杆菌结合到其表面的能力,阻断这些细菌与肠上皮的结合,从而降低肠杆菌对机体肠上皮的侵袭(韦良开,2019),但过高的酵母菌含量,可能会大量产生诸如乙酸、乙醇和戊醇之类的化合物,导致产生饲料异味和污染,造成营养物质含量和适口性降低(Merrell DS,2002)。益生菌代谢物的作用可概括为“调节、抑菌、保护、免疫、平衡、营养”。益生菌之间的互相作用也十分复杂,有协同、共生、竞争、拮抗等关系。因此,不建议养殖户自己购买菌种配制,以免菌种之间产生竞争与拮抗负面关系。更不能把本文推荐的饲养模式简单理解为液态或发酵饲喂,这里面还涉及诸多其他方面的技术。
3、环境改良环境改良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这里指微生态环境改良及圈舍空气质量改善。猪场长期大量使用化学消毒剂,经冲洗最终汇集到粪池,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圈舍内使用化学消毒剂,虽能迅速杀灭微生物,但严重破坏了圈舍内的微生态平衡,在消毒空窗期,一旦有害微生物进入,将像外来入侵生物般迅速繁殖。用化学消毒剂带猪消毒,会破坏猪只的呼吸道黏膜系统,使得病菌易于侵入机体引发疾病。如果经常用含有多种益生菌的环境改良剂带猪喷施,则益生菌在圈舍环境中可形成占位优势微生物,可使整个圈舍环境处于益生菌保护屏障之中,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席磊,2015)。经常在圈舍里面喷洒环境改良剂,还能降氨除臭,减少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在猪槽中喷洒环境改良剂还能起到诱食效果。在实践中,环境改良剂在发酵床养猪上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4、设备改造
泛生态养猪涉及的饲喂设备主要包括:发酵池、猪槽、管道、阀门(图2)。
图2发酵池、猪槽、管道和阀门先在发酵池中按料水比1:2.5~3的比例加入水,再把配制好的饲料倒入池中搅拌5~10分钟,饲料和水的比例根据季节及饲养阶段调整。发酵时间一般在4~12小时,随季节温度及发酵底物而定。发酵好的液态饲料经管道输送到猪槽,猪只自由采食,连续使用。在输送过程中,经多年实践及技术迭代,一般不会堵塞管道,每次饲喂结束无需清理发酵池、管道及猪槽,饲料不霉变、不腐败。如果圈舍有漏缝地板,无需清理粪污,更无需用水洗猪冲圈。
5、圈舍改善
猪舍屋顶建议改为错层式,两层之间装上推拉玻璃窗,冬天窗户关闭,形成温暖的阳光房效应(图3)。适量的光照可以增加皮肤上的T细胞,促进皮下毛细血管的扩张,营养供应充足。夏天把屋顶推拉窗打开,通风降温,同时把污浊的空气带走,改善圈舍空气质量。圈舍内地面建议采用半漏缝板。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建议每头育肥猪>1.2 m2,给猪充裕自由活动的空间。
图3错层式猪舍屋顶
1、降低抗营养因子水平,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饲料原料中存在蛋白酶抑制因子、非淀粉多糖、抗原蛋白、棉酚、单宁、植酸等一些抗营养因子或有害物质,会破坏饲料营养成分或以不同机制阻碍动物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的健康产生副作用。益生菌通过对饲料发酵,可以分解以上有害物质,同时活化原料中的天然活性酶,从而消除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Kiarie E,2011)。益生菌发酵可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机体的消化吸收。益生菌发酵可以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增加凝乳蛋白、小肽浓度和体外消化率,减少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Zheng L,2017)。饲喂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肠道绒毛长度,提高绒腺比(庞敏,2016)。仔猪全价料经液态发酵后显著增加断奶仔猪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降低了十二指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何如芳,2015)。大量研究表明,液态发酵饲料不仅可改善断奶仔猪的肠道结构,提高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猪的采食量。
2、调节猪肠道菌群平衡液态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益生菌,可调节猪肠道菌群平衡,尤其是提高胃和小肠内乳酸菌数量,抑制病毒和致病菌生长。乳酸菌的含量和发酵工艺决定了乳酸产量,产量越多,pH值下降越快。当乳酸含量超过100 mmol/L时,能有效抑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繁殖(Niba AT,2009)。优质的液态发酵饲料中pH值应该位于4.0~4.8之间,乳酸菌含量>109 CFU/mL,乳酸浓度>150 mmol/L,乙酸与乙醇浓度应分别小于40.0 mmol/L和0.8 mmol/L(Van Winsen RL,2001)。通过代谢反应能产生诸如细菌素等抗菌物质,对致病菌具有抑制或者杀灭作用(Sánchez B,2017)。
3、增强猪群免疫功能液态发酵饲料产生大量益生菌,进入猪肠道后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粘附在肠道壁上,对树突细胞及多种免疫类型细胞进行功能性调节,产生益生因子。同时,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活性物质作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促进猪群肠道的发育,激活肠道免疫因子,增强猪的免疫功能(陆君岚,2021)。据国内某知名饲料集团公司对常年使用液态发酵的某猪场进行监测,猪群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母猪达到24.14 mg/mL,育肥猪达到25.862 mg/mL,比对照组分别高出15.5%和23.7%;免疫球蛋白IgA,母猪达到835.70µg/mL,育肥猪达到986.97µg/mL,比对照组分别高出9.5%和29.3%,育肥猪自然杀伤细胞刺激因子IL-12的水平较常规猪场健康猪高出24%;育肥猪血液中抗病毒干扰素IFN-α水平较对照组高出20%(表1)。
表1泛生态养殖猪群血样分子免疫因子检测结果
4、降解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很多疾病的源头。饲喂液态发酵饲料时加入水的量是饲料的2.5~3倍,通过益生菌的代谢活动过程,可吸附或降解饲料原料中的大部分霉菌毒素,降低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作用。如徐海军等(徐海军,2013)从母猪粪便中分离到一株益生菌,对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6.2%、94.6%和78.9%。这些研究表明,有些益生菌菌株,可以有效降解或吸附霉菌毒素,而含有大量水分的液态发酵系统,更适合益生菌发挥其对霉菌毒素的降解或吸附功能。用泛生态模式养的猪,其肝脏明显小于普通日粮饲喂的猪,且食用口感更好。以125 kg左右的猪为例,其肝脏重量比饲喂普通日粮的猪减轻250~500 g。是由于饲料在发酵过程中,大部分霉菌毒素被益生菌降解,使得猪体内毒素降低,肝脏负荷减少,重量也随之减轻。
5、改善猪舍空气质量猪排放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造成圈舍空气污染。有些猪场为了冬季保温,通风不良,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进一步升高,损害猪只的呼吸道黏膜与眼结膜,为有害微生物提供了入侵渠道。干料饲喂产生的粉尘对猪的呼吸道也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容易造成异物性肺炎。液态发酵饲料通过增强饲料中多种酶的活性,加强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减少了氨气的排放量。对常年液态发酵饲喂的某猪场猪舍进行监测,猪舍空气中氨气浓度2~10 mg/m3,氨气的含量明显低于饲喂普通日粮的猪舍。有害气体浓度大多低于600 ppm以下,猪粪颜色和形态也有明显改善,猪粪臭味明显降低(图4)。
使用液态发酵饲料饲喂猪群的粪便
6、有效利用地产非常规原料,降低饲料成本泛生态养猪模式可有效利用非常规饲料原料,为缓解饲料资源短缺提供一种有效解决方式。联系当地的连锁超市、电商物流平台、食品加工厂、粮食加工企业,采购食品渣、临期或过期未变质食品、玉米糖渣、淀粉汤、酒糟等,这些都是可发酵利用的原料,能够进一步降低饲养成本。
7、有利于母猪饲养对母猪饲喂液态发酵饲料,可解决母猪的便秘问题,提高猪群免疫力,改善贫血(血红蛋白达到120 mg/L以上),皮红毛亮、同时可减少泪斑,缩短产程,提高母猪利用率等。
8、有利于猪群健康圈舍改善,让猪沐浴阳光;环境改良,让猪呼吸新鲜空气;低密度饲养,为猪提供充足活动空间;设备改造,让猪吃到可口的“粥料”,真正实现“养猪就是养肠道”。
采取泛生态饲养模式养猪,逐渐形成六道隐形防病屏障,为猪群健康保驾护航。1、发酵池屏障:发酵池发酵可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发酵产生的有机酸抑制病原微生物,阻断通过饲料、原料途径传播疫病。2、圈舍环境屏障:圈舍内经常喷洒环境改良剂,形成益生菌占位优势,不给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和生存的条件。3、肠道生物屏障:生物发酵饲料产生大量益生菌,进入猪肠道后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粘附在肠道壁上,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密切结合,利用其定植性、排他性和繁殖性功能,与其他厌氧菌一起形成一道益生菌屏障,影响过路菌或致病菌的定植。4、肠道化学屏障:益生菌代谢产物形成了一个化学屏障,能阻止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5、黏膜屏障:A.圈舍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少,不使用粉料,减少异物性肺炎,保护了眼结膜与呼吸道黏膜健康。B.饲喂液态饲料减少对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刺激,保护了消化道黏膜。6、免疫屏障:使用液态发酵饲料,呵护肠道。肠道健康除可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外,同时也可提高猪群的感染阈值。从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来看,大量养殖户自从采用泛生态模式养猪以来,临床表现为猪只各类疾病明显减少,腹泻、咳嗽、喘气、胀气等很少发生,猪群健康度明显改善,同时减少了非洲猪瘟的发生。
【版权说明】来源:抗非大家谈。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京津冀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