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了解蓝耳病是个多系统、多临床、免疫抑制性疾病。

1)多系统疾病:繁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

2)多临床症状:母猪繁殖障碍,如流产、死胎、弱仔等;保育及育肥猪,呼吸系统障碍,如咳喘、发烧等;

3)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毒感染并造成免疫系统损伤,造成免疫抑制,临床上易继发感染副猪、链球等细菌性疾病

2、其次要了解蓝耳病免疫学上的四个特征。

从免疫学方面分析,蓝耳病病毒存在以下四个特征,从而,给蓝耳病的免疫带来很大的影响和不确定性。

1)蓝耳病的变异。蓝耳病毒的变异快,并且不同的毒株之间能够产生基因重组,形成新的病毒。最新的研究证明,在猪场最早能在免疫弱毒苗后5天,检测到新的重组病毒;一个猪场能检测到5个不同的毒株。所以猪场不能够免疫多个不同毒株的疫苗。

2)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DE):蓝耳病病毒在机体有一定的抗体(该抗体浓度不足以消除蓝耳病病毒的繁殖)情况下,反而能在机体内快速繁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猪场不免疫蓝耳病不出问题,一免疫反而出现问题的现象。所以猪场在免疫蓝耳病疫苗之前,一定要对猪场的蓝耳病感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或者使用泰万菌素、替米考星等药物稳定蓝耳病。

3)蓝耳病的免疫空白期长。蓝耳病弱毒苗免疫后,中和抗体的产生在4周以后,干扰素的产生更慢。而蓝耳的感染,消除病毒血靠中和抗体,消除持续感染靠干扰素。也就是说,疫苗免疫后大约一月才能有好的保护作用,在这之前为免疫空白期。在空白期内,如果有感染或其它影响免疫力的因素干扰,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4)持续感染。中和抗体只能消除病毒血症,蓝耳病病毒还在淋巴组织等部位持续感染。这也为蓝耳病毒的变异和重组创造了条件。
3、因此蓝耳病阳性猪场要想养好育肥猪必须做到全程管控。
也正是因为蓝耳病有以上特点,我们必须对蓝耳病进行从“后备猪→孕母→乳母→乳猪→仔猪→肥猪”全程管控,以“治未病”的思路,打下猪群的健康基础,做到“让猪不发病” ,才能够养好育肥猪。
结论:
蓝耳防控的正确的思路应是全程联动,追根溯源,破防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从上游找到蓝耳病防控中存在的漏洞,追根溯源,查漏补缺。
来源:ISVC猪医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