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是养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羊的生长、发育、防疫、配种、分群、育肥、出售、淘汰等等许多生产环节,都与生产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肉羊高效益生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1、编号
编号是肉羊生产和育种工作中一项基本技术措施,是识别、辨别羊只个体的重要手段,给以后羊只配种、防疫、治疗、出售等工作带来方便。
目前羊只编号多采用耳标法。耳标有金属耳标和塑料耳标两种,形状大小各异。现在都使用塑料耳标。首先用记号笔把所要编写的号码工整、清晰地写在耳标上。所写号码应根据本场需要和习惯填写。号码防止重复和辨认不清。根据本场需要,确定耳标位数。如某羊场把第一位标为公、母,即公羊代号为A,母羊代号为B;第二位数代表出生年份,即2008年出生的为8,第3、4位号为出生序号,即第一个出生的为01,其公羊耳标号A801号,母羊08年第11位出生的则为B811号,以此类推。
2、捕羊
抓捕羊只是养羊生产管理中常见的工作,如果不注意捕羊方法,而抓毛扯皮,往往造成皮肉分离,致使局部坏死,生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正确的捕捉羊只的方法是:先用手捉住羊只后腿下部,再用手捉住另一只后腿的下部,待羊稳定后,再用一只手搂住羊颈部抱起。如果让羊只向前走动时,则一手轻托羊颌下部,控制前进方向,另一只手在羊尾部向前推动或骚动羊的尾根,羊即可前进。如若放倒羊只,人应站在羊的一侧,一手绕过羊颈下方,紧贴羊另一侧的前肢上部,另一只手绕过后肢,紧握住对侧后肢飞节上部,轻拉后肢,使羊卧倒。
3、分群
分群是舍饲养羊生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根据羊只品种、大小、性别、体况等个体条件,对羊只进行分群饲养和管理。防止羊只以大欺小,以壮欺弱,饲料获取不均,生长速度出现两极分化。同时也避免杂交乱配和相互传染疾病。因此,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要根据羊只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分群管理。
4、去角
为了避免有角羊在羊群中互相角斗,造成伤害和经济损失,所以对有角的羔羊在出生后5-10天给予去角。具体方法是用烧烙法,最好是用电热去角器,插上电源后,5粪中可预热完毕使用。没有电热去角器,可用长50厘米的16号钢筋,将一头周边楞角磨光,然后放在火炉中加热,烧成能烫糊纸片为止。去角时应两人协作,一人固定羊头,一人进行烧烙。术者应先摸准羊角基部,基部周边毛有旋,中间有蚕豆大突起,即为羊角。术者将烧热的钢筋棒头对准角基部旋转,一直把突起烧平为止,7-10天后结痂脱落。
5、修蹄
长期舍饲的羊,蹄底磨损较少,蹄角质部分不断增长,致使蹄尖上卷,蹄底内翻,蹄壁裂开,变形,致使羊只行走不便和采食困难。公羊严重时不能追逐,爬跨母羊配种,失去种用价值。为了提高羊群质量,每年必须给羊修蹄2-3次。修蹄时间一般在雨后较好,因此时蹄角质变软,便于修剪。修蹄时应先用蹄剪或蹄刀去掉蹄部污垢,把过长的蹄壳削去,再将蹄底的边缘修整刀和蹄底一样平齐,修到蹄底可见淡红色血管为止。削、剪羊蹄时,一次不要削、剪太厚,以每刀削下1-2毫米厚为宜。以免损伤蹄肉和血管。修好的蹄,蹄部平整,形状方圆,站立端正,走路轻松自如。
6、去势
凡不留作种用的小公羊,均应予以去势。去势后既便于管理,也有利于育肥,改善肉的品质,没有膻味。去势可利用刀切法和结扎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