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坏死的原因 

1、病毒性因素:新型呼肠孤病毒

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发病,垂直传播是其中非常大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它的免疫抑制疾病如圆环、细小(长舌)等,均会引起脾脏出血、坏死等病变,成为脾坏死的协同发病因素。

2、细菌性因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沙门氏菌多见于肝脏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小点,脾脏出血坏死为主要临床症状,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往往会导致脾脏大理石样病变俗称大理石脾,均可跟新型呼肠孤病毒在早期混合感染。

3、霉菌毒素因素:霉菌毒素或其它毒素都会导致脾脏脾脏出血坏死等,成为脾坏死的致病因素。

4、环境与应激等因素:育雏舍的闷热潮湿、突然降温脱温、氨气过大缺氧等应激因素,特别是闷热潮湿的环境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比正常环境要高。

总体来说临床发病新型呼肠孤和沙门氏菌因素是早期多发因素,常在5-7日龄发病,死亡率高低不等,因脾脏免疫器官损伤,抗病力下降,在治疗脾坏死的同时要防控继发感染,如大肠杆菌和浆膜炎,否则往往在脾坏死发病后5-7天,出现肝脏腥臭、心包炎、肝周炎等继发感染症状。

  二、临床症状  

脾脏出血、坏死为主要特征。

  三、防治方案  

1、改善饲养环境:保持舍内干净清洁,避免低温高湿,定期消毒减少环境病毒载量等。

2、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清除霉菌毒素、保肝护肾:(混感刹kg/拌料400斤+普力健+水禽诺健饮水,连用3天)。

3、控制沙门氏菌,防继发感染:林可大观/氟苯尼考粉(20%) 200斤水/袋,全天量集中4小时饮水,连用3天。

4、1日龄疾病预防:多联抗体1日龄注射0.6毫升/只,切断垂直传播,净化鸭群,预防疾病发生。

【版权声明】来源:阳光畜牧网。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