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从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被禁用以后,恩诺沙星就成为目前仅有的、两个在食品动物养殖中允许使用的沙星药物之一。恩诺沙星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至今其进入中国畜牧兽药市场已近四十年,它是国内最早引入的、动物专用的国外药物制剂之一。
它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最快半小时即可达血药峰值;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几乎所有组织的血药浓度均高于血浆;因此,它的这些优异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全身、细菌性感染的治疗。
它通过与细菌DNA回旋酶亚基A结合,从而抑制了酶的切割与连接功能,阻止了细菌DNA的复制,从而呈现其强大的广谱抗菌作用。兽医临床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等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它的广谱抗菌活性、以及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基层兽药经销商和养殖者朋友对其的不规范使用,特别是滥用,使得该药的耐药性问题目前比较突出。如今该药单独用于上述病原菌所致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这也限制了该药在畜禽兽医治疗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为了抗耐药和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联合用药是目前兽医治疗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用药处方技术。
如今,硫酸头孢喹肟的开发、上市和逐渐推广,为解决恩诺沙星对部分病原菌的耐药性和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头孢喹肟为近几年新开发并成功上市的、动物专用的第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目前头类抗菌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也就是说头孢喹肟是目前已知动物用头孢菌素里最敏感的抗菌药。
它的广谱抗菌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使细菌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外泄,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其抗菌活性要远强于头孢噻呋,并且比头孢噻呋的血浆半衰期长,没有投保噻呋的肾毒性。它的敏感性还体现在:其对耐药病原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所以,它对那些对恩诺沙星耐药的病原菌,也具有很高的抗菌杀菌活性。
头孢喹肟为广谱抗菌药,临床治疗使用的有效剂量小,血药达峰快、见效快、安全性高,这些药物特点,使其在畜禽抗菌药市场竖起了一面旗帜。可是,在规模化养殖发展越来越高级的今天和发展趋势下,传统头孢喹肟剂型为油媒混悬注射液,打针使用已经脱离了当前养殖业对用药需求的现实,并且发展趋势越来越对饮水、口服给药的头孢喹肟提出了新需求。
可是,头孢喹肟的药理说明显示,该药口服使用胃肠道几乎不吸收。那么,这里的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是什么一个量的概念呢?通常来说,某种药物内服吸收不超过5%(也有不超过2%),即判定为该药几乎或很少吸收。那么,每个药物的治疗剂量说明,又是指单药有效剂量的,若是对一个几乎不吸收的药物,使其达到单药有效的抗全身感染的血药浓度,哪个给药剂量要非常大才行!
这对经济动物养殖的用药需求特点和最大限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来说,那么大的口服剂量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如何做到既经济又有效呢?联合配伍、成方用药,就成为了一种药物应用的技术选择之一。因此,就有人把口服吸收好但耐药率高的恩诺沙星,与口服几乎不吸收但高敏的头孢喹肟一起配伍成方使用,临床对各种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好!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把耐药的恩诺沙星与口服极少吸收的头孢喹肟一起配伍,对几乎已知的畜禽细菌性全身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却好呢?这是因为,恩诺沙星或头孢喹肟给予动物口服、吸收进入血液后,它们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是不同的,恩诺沙星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可达90%以上;而同样条件下,头孢喹肟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最高才20%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把恩诺沙星与头孢喹肟一起配伍成方,同时给予动物饮水内服使用的话,恩诺沙星和头孢喹肟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会产生“竞争性”的相互作用。因为那些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恩诺沙星和头孢喹肟,是没有抗菌活性的或活性是很低很低的,而真正起作用的是游离的恩诺沙星或头孢喹肟分子。
那么,单药内服进入血液的恩诺沙星90%都与血浆蛋白结合了,造成游离型的恩诺沙星连10%都不到;而同时口服使用的头孢喹肟本就极少进入血液后,有20%或更多的(相互作用影响)头孢喹肟与恩诺沙星“抢位”与血浆蛋白结合,造成血液中游离的恩诺沙星浓度由10%不到,瞬间提升到了20%以上,这些提高了一倍以上的、游离的恩诺沙星与大量游离的头孢喹肟,便可充分发挥强大的抗耐药、协同抗菌作用,临床表现优异的抗菌治疗效果。

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江苏山东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 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