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蹄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普通疾病,养猪场每年淘汰的种猪,其中有一半是因为蹄病,此病的主要症状是,行走或站立不正常,而产生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本文着重为大家介绍品种、年龄、气候这三方面的原因。
一、品种
一般来说中 国 猪种优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品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引进丹麦长白猪,肢蹄细弱,若饲养在水泥或砖地面的猪圈里,由于磨损极易患蹄病,品种高度选育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即是肢蹄软弱。
二、年龄
猪是一种快速生长的动物,从出生到12月龄,体重可增长100倍,因此,在蹄部逐渐生长形成的同时,蹄部所承受的压力也在迅速加大,由于后备母猪和青年妊娠母猪蹄壳薄嫩,加上其他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裂蹄。
三、气候
每年秋冬季节,养猪场裂蹄病比例明显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影响。进入秋冬季,气候由暖转凉,由于猪体的适应性调节,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脂类物质分泌减少,蹄壳变硬变脆,易出现裂缝,形成蹄病。
四、生猪环境
猪只生长环境是养猪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而蹄病的发病原因大多数也是因为生长环境,猪的生长环境包括多个方面,下面一一为大家介绍。
1、地面的粗糙程度
各个集约化养猪场基本上采用水泥地面或砖地面,圈面有适当的平滑度,过于光滑,种猪易滑倒,而过于粗糙易造成蹄壳过度磨损与损伤,都对猪蹄部健康不利,水泥地面饲养猪蹄质增生(35.71%)显着高于漏缝地板的猪(27.91%)。为防止地面过滑,在初建时将地面用竹扫顺坡拉毛,在生产中有些猪场地板(特别是新场地)由于选材或经验不足太过粗糙,加上周围食槽、栏杆、隔墙的锐利部分未磨平,容易磨损和刮伤蹄部。
2、地面的倾斜角度
有些猪场在地面初建时,为了冲洗方便,地面坡度太大,一般来说,地面适直坡度为3%~5%,由于坡度过大,造成母猪四肢、腱、韧带负重不匀,尤其加大了对后蹄的压迫。
3、潮湿的地面
养猪场为了保持猪舍卫生和降温,尤其在南方的夏季,会一天几次冲洗猪栏,这样地面过度潮湿,猪蹄长久泡在水中,蹄壳变软,耐压强度大大降低,加上潮湿的地面太滑,蹄部被损伤的机会增大。
4、猪舍的开放程度
在南方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较多采用半开放,甚至全开放设计,而在北方应采用全封闭猪舍,但有许多猪场猪舍简陋,开放程度高,这样冬季由于风大保暖差,寒冷干燥的环境使蹄壳角质变脆易裂。
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江苏山东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 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