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后备母猪

1、目的

规范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健康、合格的后备母猪顺利转入基础群。

2、范围

适用于所有猪场的后备隔离区和后备配种区。

3、职责

隔离舍饲养员负责隔离舍后备母猪的饲养,配种区人员负责配种区后备母猪的饲养。

4、工作程序

1、引种前后的管理

1.1引入前 1-7 天:准备期

进猪前隔离舍空栏冲洗消毒,空栏、消毒的时间至少要达到 7 天,消毒水选用烧碱、过氧乙酸、消毒威等。尽量做到整栋猪舍全进全出,空栏消毒时注意空气消毒。

所引种猪按照10%以上抽样比例采血,分别检测非瘟抗原及抗体、蓝耳抗原及抗体、伪猪犬gE及gB抗体、猪瘟抗体,如其中一项检测不合格不允许进群。

1.2引入后 1-7 天:应激期

进猪时要在出猪台对猪车进行全面严格消毒,并对猪群进行带猪消毒。进猪后不能马上冲水,当餐不喂料,保证充足饮水,水中加入抗应激药物;第二餐喂正常料量的 1/3 料,

第三餐喂正常料量的 2/3 料,第四餐方可自由采食。

刚引进的后备母猪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 多维、开食补盐等,同时根据引入猪的健康状况,进行西药保健(保健后添加 3 天营养药调理)、中药保健(如鱼腥草、穿心莲等)以提高后备母猪的抗病力。

冬季要对刚引入猪进行特殊护理,做好防寒保温工作,进猪头 3 天不允许冲栏与猪身。冬季日常冲栏程序:将猪转移到其它栏再冲洗,然后用干拖把将地面拖干再进猪。

1.3引入后 8-21 天:隔离期

对引入猪只采血化验一次,并依据原有免疫程序确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1.4引入后 22-42 天:适应期

后备种猪引入后备隔离舍 3 周之后,按 5:1 的比例调入待淘汰的本场2-3胎年轻淘汰母猪与之混群至隔离期结束,混群的母猪直接淘汰,不得调回生产区。

1.5按照进猪日龄和疾病情况,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驱虫保健计划和药物净化计划。

2、6月龄后的饲养管理

2.1 180-210 日龄:

限饲:采用有隔栏的料槽应使每头后备母猪有 0.36米的采食空间。6 至 7 月龄的发情猪,以周为单位,进行分批按发情日期归类管理,并根据体况和膘情做好合理的限饲、优饲计划,

一般 6 月龄前自由采食,6-7 月龄适当限饲,控制在 2.0-2.5kg/头/天。

公猪诱情:160日龄后,每天放公猪诱情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注意母猪与公猪有足够的接触时间。公猪必须良好,并且多头轮换使用,确保诱导发情,提高后备猪利用率。  诱情公猪平时单独饲养,不与母猪接近或见面,提供合理的营养。

发情记录与分区管理:5.5 月龄之后要建立发情记录,划分发情区和非发情区,以便于达 7 月龄时对非发情区的后备母猪进行集中处理。具体见附表二《后备母猪发情记录表》和附表三《后备猪饲养管理报表》。

背膘测定:后备猪在发情期需测定背膘 2-3 次,根据测定结果,调整饲喂以及配种时间。

乏情母猪处理:对于达到 7月龄以上应该要及时处理,采取以下方法刺激母猪发情:

①适当运动;②公猪追逐;③发情母猪刺激;④调圈;⑤饥饿;⑥车辆运输;⑦输死精处理;⑧当上述方法综合使用后仍不发情的母猪用激素PG600处理 1 至 2 次。

2.2 211 日龄-初配:

优饲:配种前 10 至 14 天转入配种舍(每周一次,以 2500 头基础母猪计,每周转 125 头),要安排喂催情料(料中填加 3%油脂),配种前 14 天,饲喂量为 3.0-3.5kg/d/头,到下一个情期发情即配。但注意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以改变食欲和采食量。

初配标准:后备母猪配种的月龄须达到225日龄,体重要达到 135Kg 以上,膘情 3-3.5 分,背膘厚 16-18mm,在第 2-3 次发情时及时配种。

2.3 后备母猪的饲喂方式

130 日龄以前可以使用普通的生长猪饲料;

130 日龄后换用后备母猪专用饲料,自由采食,直至初次发情。期间观察每一头母猪的体况,并适当调整饲喂量。

初次情期后至第二情期间,根据后备母猪体况(背膘),制定优饲计划。体况良好的

(3-3.5 分),正常饲喂;体况偏肥的(3.5 分以上),则适当限饲;体况偏瘦的(3 分以下),可以换用哺乳母猪饲料,加大饲喂量。

第二情期之后,所有后备猪换用哺乳母猪饲料,加大饲喂量。配种前 14 天,在哺乳母猪饲料中额外添加 3%豆油。

后备母猪具体饲喂量标准见附表四《母猪饲喂标准》。

3、更新计划(以 2500头基础母猪,年产 2.2 胎为标准。商品猪场公母比例为 1:80)。

3.1已投产场:后备母猪年引入数=基础母猪数×年淘汰率÷90%=2500×33%÷90%=916 头, 后备公猪引入数=基础公猪数×年淘汰率÷80%(后备公猪合格率)=16 头, 每年 3 次,每 4 个月引进一次,每次引入后备母猪 306头,后备公猪 4头。

3.2 新场:后备母猪引入数=周配种计划数×20 周(妊娠期+哺乳期)÷90%=2765 头, 后备公猪引入数=基础公猪数+基础公猪数×年淘汰率÷80%(后备公猪合格率)=40 头。

从双月龄仔猪至170日龄猪只,依据月龄大小适当排开,可以一次引进。

4、淘汰计划(以 2500 头基础母猪计算,商品猪场每周淘汰母猪数=2500×33%÷52=16 头, 新场每周淘汰母猪数=2500×20%÷52=10 头)。

4.1种母猪年淘汰更新率:商品猪场母猪年淘汰更新率 33%,新场 1-2 年更新率 20%;繁殖猪场年更新率 40%;原种猪场年更新率 67%。

4.2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后备母猪至配种前淘汰率 10%,后备公猪淘汰率 20%。公猪视精液品质状况和育种值情况,一般使用 1-2 年淘汰(年淘汰率 不低于40%)。

5、其它方面

5.1饲养密度:后备母猪每头最少需 1 平方米,配种时需要 1.4 平方米,此外还需再有 1 平方米的运动、躺卧、粪便场地。

5.2期间严格执行免疫与保健驱虫程序。具体参照附表五《种猪免疫保健程序》。

5.3饮水:随时保证供应清洁新鲜的饮水,饮水器应保证最低流量为 1 升/分钟,每 6 头猪 1 只饮水器,饮水器应安在排粪区域或漏缝地板上方,高度为 0.7 米。

5.4温湿度:后备母猪最适温度为 18℃。搞好夏天的防暑降温,夏天通风不良,气温过高对后备母猪的发情影响较大,会造成延迟发情甚至不发情。发情母猪饲养管理应注意湿度控制,粪便以铲、扫为主,减少不必要的冲栏与冲猪身。后备公猪的适宜温度为 18-25℃,当环境温度高于 27℃时,要注意公猪的防暑降温,当环境温度低于 15℃时,注意公猪的保温。

5.5通风:后备母猪在集约化条件下所需通风冬季为最低 16 立方米/小时,夏天最高为 100 立方米/小时。

5.6光照:白天室内光照无论自然光或人工光都应以让猪能看清楚为准。在配种间,能够很清楚地观察发情即可,实际中光照强度为 150Lux 即能满足要求。应尽可能地用日光,当需要时增加人工光照,光照时间为每天 16 小时,不足部分可通过人工光照获得。

5.7观察猪群:喂料时看采食情况,清粪时看猪粪色泽,休息时看呼吸情况,运动时看肢蹄情况等。后备猪有病要及时治疗,无治疗价值的要及时淘汰。具体淘汰标准参照《种猪淘汰标准和淘汰流程》。

5.8调整猪群:大栏饲养的后备母猪每周 1 次进行强弱分群,减少残弱猪的发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