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育肥是近些年行业中进行行情分析和预测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非瘟疫情后,二次育肥从行业中的偶然行为逐渐发展为行业中的一种常态化行为;二次育肥的规模从微不足道逐渐发展为行业中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力量;参与主体也从散养户经纪人逐渐发展为专业期现结合团队甚至集团企业也参与其中。

但人们对二次育肥的态度却仍然充满争议。一方面,二次育肥在猪价上行过程中短期的大量集中参与确实对生猪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发改委曾多次要求大型养殖集团不得出售用于二次育肥的生猪;另一方面,在猪价下行过程二次育肥猪的持续出栏又对生猪价格起到了持续压制的作用,使得常规自繁自养或仔猪育肥养殖户对二次育肥群体也怨声载道。总的来说,目前大部分人都认为二次育肥是一种扰乱了生猪正常价格运行的投机性行为,二次育肥带来的体重增加也使得能繁母猪与猪肉供给的对应关系失效,整体观感较为负面。

最近几年,也接触了很多参与二次育肥的人,他们有之前的自繁自养户,有之前的专业育肥户,有生猪经纪人和贸易商,有饲料兽药经销商,有主播,有期货投资者,有一些私募投资机构甚至还有集团企业。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对二次育肥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为客观的看待二次育肥。第一,参与二次育肥的养殖场户养殖时间并不相同,有些确实养的时间很长,增重幅度很大,但也有很多二次育肥参与者只是为了赚取短期差价,养殖时间很短,增幅幅度很小,甚至还有一些超短线操作,在栏时间小于一个星期,算上装卸的应激,体重反而有可能下降,因此二次育肥整体平均增重幅度并不大。第二,集团企业大多以标准体重出栏,很少养大肥猪,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大肥猪可能会出现供给缺口,二次育肥客观上填补了大肥的缺口,因此对行业整体平均体重影响极其轻微。第三,二次育肥虽然短期加剧了生猪价格的波动,但是长期来看,二次育肥反而平抑了生猪价格季节间的波动。最后,随着参与二次育肥的主体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二次育肥对生猪价格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弱。

当然,参与二次育肥的群体十分庞大,成分也十分复杂,不同类型的主体盈利预期和操作方式也大相径庭,我也不可能完全的了解这个群体,下文为我个人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及个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一,什么是二次育肥

二次育肥原指家畜养殖过程中两阶段养殖法,第一阶段主要为了让家畜骨骼、内脏快速发育,饲料营养更充足但能量较低,家畜体型生长较快但体重增长较慢;第二阶段则主要为了肌肉发育和脂肪堆积,饲料中能量较为充分,家畜体重增长也较快。随着品种的不断改良和饲料配方的不断优化,目前生猪育肥周期大幅缩短,正常生猪养殖已经很少使用二次育肥的方法,牛羊养殖中则仍有部分采用二次育肥的模式。

目前生猪养殖行业的二次育肥是行业中一类行为的统称,即购买较低体重的生猪(一般指90公斤以上),饲养一段时间后再卖出的行为。其盈利逻辑有两种,一是卖出单价大于买入单价带来的价差利润,另一种是卖出单价大于增重成本带来的增重利润。

但二次育肥户背后的盈利预期和操作方法是不同的。有些人只预期赚取价差利润,有些人只预期赚取增重利润,而有些人则预期同时赚取两种利润,而且每种盈利预期下的操作方法也有多种,不同的盈利预期产生的操作方法更多多种多样。因此二育是一类行为,而不是一种行为。

二,二次育肥产生的原因

非瘟疫情爆发前,国内养猪行业也有二次育肥的行为,但是整体属于特殊时期的小规模偶然现象,一般出现在价格快速上涨阶段和生猪价格在相对高位比较稳定的阶段,参与者主要是生猪经纪人或者饲料兽药经销商,以及极个别对价格极为敏感且投机心理较为严重的养殖户。

非瘟疫情后,二次育肥逐渐常态化、规模化、专业化,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疫情风险

2019年后虽然非瘟疫情在国内逐渐平稳,但并未彻底消失,仍然持续的对这个行业产生影响,同时各种传统疫病也较非瘟前更为流行。尤其是长江以北的区域,几乎每年冬天都会遭受疫情的冲击。

养殖户的猪群一旦染疫,虽然及时处置仍能销售,但母猪和小体重猪的折价较高,损失较大。染疫清场时,能繁母猪处置价格往往只有成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30公斤以下小体重猪处置价格只有标猪的一折左右,30-40公斤一折到两折,40-60公斤两折到三折,60-80公斤四折到五折,80-100公斤五折到六折,100公斤以上最多也只有八折。因此如果是自繁自养养殖户一旦中招清场,母猪和小体重猪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专业仔猪育肥户一旦中招清场,如果体重较小,同样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次育肥户一般选择90公斤以上的猪,即使中招清场,处置价格较高,损失不大,也就是二次育肥户染疫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小于自繁自养户和专业仔猪育肥户。这也是北方区域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二次育肥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文章来源:一凡帝诺维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