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猪传染病分会坛在广州隆重举办。大会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等单位承办。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翁长江率领研究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毒力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该团队成功揭示了非洲猪瘟关键毒力基因,为后续减毒活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翁长江

ASFV毒力相关基因与病毒的传播能力和致病性密切相关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ASFV是非洲猪瘟的病原体,研究发现其毒力基因与其传播能力和致病性密切相关。因此,筛选和鉴定非洲猪瘟病毒的关键毒力基因,对于疫苗研发以及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翁长江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手段,对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H240R和MGF505-7R这两个是多功能基因,且与病毒的毒力密切相关的。进一步实验证明,该基因对病毒的传播能力和致病性具有显著影响。

减毒活疫苗在实验室结果是安全有效的

    基于这两个关键毒力基因的发现,翁长江研究员团队着手开展减毒活疫苗的设计研究。他们成功制备了ASFV-∆MGF505-7R-∆H240R重组病毒,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ASFV-∆MGF505-7R-∆H240R/免疫SPF猪成活率100%,不排毒,无水平传播,且ASFV-∆MGF505-7R-∆H240R免疫SPF猪对同源强毒株ASFV HLJ/18毒株攻击提供完全保护。由此可见在实验室结果中该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翁长江研究员表示,这一研究成果为非洲猪瘟减毒活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研究团队将进一步优化疫苗株,开展临床试验,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程

      非洲猪瘟自2018年传入我国以来,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大力支持疫苗研发。翁长江研究员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程,也为全球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了新的可能。

非洲猪瘟疫苗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程。尽管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优化和完善。翁长江研究员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入研究非洲猪瘟病毒的毒力基因,寻找更多疫苗研发突破口,为全球养猪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翁长江研究员团队在非洲猪瘟关键毒力基因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为我国疫苗研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将战胜非洲猪瘟,守护畜牧业的安宁。

统筹:广东省农科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康桦华、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郭婷婷

复审:农财宝典新牧网陈有柏

编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新闻部聂秀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