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进入六月,国内生猪市场,月初猪价延续窄幅震荡的走势,此前,猪价呈现2连降,生猪均价缓慢下移,但是,受月初出栏节奏偏紧,市场存在盼涨的情绪,2连跌后“猛抬头”,猪价逆势“飘红”,那么,养殖户期盼,6月猪价“破8”能否实现?具体分析来了!
行情简述:据猪价数据分析,6月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平均价在14.34元/公斤,猪价上涨0.02元/公斤,国内地区,猪价呈现横盘偏强的走势,2连跌后“猛抬头”,猪价逆势“飘红”,支撑猪价上涨的关键,仍是市场认亏出栏谨慎,养殖端存在盼涨的情绪!
从分区市场来看,6月4日,东北地区,猪价全线下跌,屠企落价0.1元,黑吉辽地区,生猪报价跌至14~14.1元/公斤。而在华北以及西北地区,猪价横盘,局地偏强,其中,山西、甘肃窄幅上涨,京津地区横盘14.7元,河北报价企稳14.45元/公斤!
在南方地区,猪价普遍呈现稳中偏强的走势,西南地区,猪价全线企稳,川渝市场横盘14.05~14.1元/公斤。华东地区,山东以及安徽两地报价上涨,江浙市场企稳14.8~15元,在华中地区,河南上涨0.1元,报价14.4元/公斤,湖南企稳14.2元/公斤。在华南地区,两广市场企稳,海南冲高14.8元/公斤!
据机构分析,2连跌后“猛抬头”,猪价逆势上涨,此轮猪价反弹的支撑大致如下:
从消费需求反馈来看,国内主流消费城市,北京以及上海地区,批发市场白条猪成交价偏稳,市场走货一般,白条猪存在一定剩货的现象,下游贸易商缺乏提货的积极性。从农村集市来看,近期,受北方夏收进行,南方持续高温潮湿的环境,消费需求孱弱,居民对于猪肉采购积极性一般,多地农村集市商贩主动以“挺价缩量”为主!
从生猪供应水平来看,养殖端月初认亏出栏情绪谨慎,支撑了猪价偏强的基本面,受集团化猪企出栏计划偏少,散户猪场认亏出栏积极性不高,南北多地屠宰场面临收猪的难度增加,但是,东北地区散户猪场出栏相对顺畅,屠宰场仍有一定压价的情绪,市场看涨、看跌以及看稳的情绪交织,猪价以稳中偏强的格局为主!
如今,猪价徘徊在7.17元/斤左右,生猪均价底部拉扯,那么,6月份,养殖户期盼猪价“破8”能否实现!
个人认为,理性来看,本月生猪价格走势或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由于6月中上旬,市场缺乏利好,官方收储难以兑现,养殖端大猪出栏节奏较快,消费支撑不足,猪价以偏低运行为主!但是,进入中旬,随着端午气氛逐步转强,电商走货加快,猪价或将触底回升,节后受消费回落,生猪供应增加,价格或有短暂回落的走势,但是,随着生猪供应逐步进入“断档期”,而市场大猪出栏逐步收尾,市场二次育肥或将再次升温,月底猪价或将偏强运行,但是,个人认为,本月底,猪价或将冲高7.5元/斤,价格“破8”或只能是一厢情愿,除非月底出栏锐减,二次育肥集中抄底,猪价或有“破8”的可能!
警惕!国内出现高致死率、高传播性重组非瘟病毒....
5月2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网站刊登了“在猪中检测到高致死性基因型I和II重组非洲猪瘟病毒”的研究。
研究称,哈兽研研究团队在江苏、河南和内蒙采集的猪样本中分离出3株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型和基因II型的重组体。新重组病毒中有来自高毒力基因II型病毒的10个不连续片段,其中包含一些决定毒力的基因。
为了研究其致病性和传播性,研究团队使用江苏分离株开展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病毒JS/LG/21在猪中是高度致死和可传播的。
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来自基因型II ASFV的减毒活疫苗对重组病毒的攻击没有保护作用。这些自然发生的I型和II型ASFVs重组体有可能对全球养猪业构成挑战。
非洲猪瘟目前总共发现有24个基因型,非洲大陆以外仅发现两个基因型——基因I型和II型,两个基因型都是从非洲大陆流出。目前在欧亚大陆广泛流行的是基因II型。基因I型则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非洲流出,后被扑灭。
2021年1月份,哈兽研报告在国内田间发现了基因I型弱毒株,经测序其基因序列与NH/P68(葡萄牙1968)毒株高度同源。
那么非洲猪瘟基因I型和II型毒株都在中国的猪群中进行传播,两者是否会发生跨基因组的重组呢?
在哈兽研的非瘟病毒流行病学监测过程中,研究团队从江苏、河南和内蒙发现的三个特殊的分离株,根据B646L基因序列,他们将三个分离株确定为基因I型。但是这些病毒都是HAD阳性的,而此前发现的基因I型都是HAD阴性。
进一步的测序发现,这些新出现的病毒的B646L基因和EP402R基因有43.5%来自于基因I型病毒,56.5%来自于基因II型病毒,即新病毒为两种基因型病毒的重组病毒。
新重组病毒毒力传播性更强。为了研究其致病性和传播性,该团队使用江苏分离株开展了攻毒试验。他们分别用两种浓度的病毒(10^6 HAD50和10^4 HAD50)用该病毒接种了6头7周龄SPF猪,并放入2头不接种猪以评估病毒传播性。
高浓度攻毒组结果:所有6头接种猪在第4天开始发烧,并在5-8天间死亡;两头接触猪在接触后的9天开始发烧,在第12天死亡。
低浓度攻毒组结果:所有6头接种猪在第4天开始发烧,在第6-15天之间死亡;2头接触猪分别在第9天和第10天开始发烧;一头在第12天死亡,另一头在第14天死亡。
这些结果表明,重组病毒JS/LG/21在猪体内具有高度的致死性和传播性。
非洲猪瘟疫苗2023年或获审上市
华泰证券指出,其通过草根调研了解到,国内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工作持续推进,技术路径以亚单位为主,处于临床申报前状态。后续需关注新兽药证书和生产文号的发放,试验效果是流程推进的关键影响因素。若生产文号顺利发放,非瘟疫苗或有望于2023年底实现生产销售。申万宏源也指出,新型非洲猪瘟疫苗2023年或获审上市,并成为行业新增大单品类。
从当前的研究结果与研发进程看,值得关注的有普莱柯与兰研所合作的亚单位疫苗、生物股份与中科院合作的亚单位疫苗以及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合作的病毒活载体疫苗。
据悉,国内非瘟疫苗的技术路径主要有灭活、亚单位、核酸疫苗。其中灭活疫苗是最早开始进行研究的,但从结果来看,大多数都没有特别强的保护作用,这跟疫病比较复杂的免疫机制可能有关。
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主要是越南做的非洲猪瘟疫苗,其技术路径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有效性比较不错,有比较好的保护率,但安全性不足。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因有残余的毒理,免后猪的副反应比较大,甚至有死亡的现象,结果被叫停。
目前从国内进展来看,亚单位疫苗进展比较快。关于非瘟疫苗市场空间预期,中牧专家认为,前期终端价格期望值是不低于15-20元,市场规模在200亿左右。初期上市新产品的毛利率在70%—80%。前期肯因生产成本定价会比较高,但随着技术的熟练和工艺的熟化,会逐渐下降。
非洲猪瘟弱毒苗对抗新病毒有无保护力?
用哈兽研开发的7基因缺失非洲猪瘟弱毒疫苗,在此前的实验中已经证实了其对同源毒株的保护效率和安全性,但是通过保护力测试实验证实,该疫苗对新病毒无保护力。
目前非瘟疫苗还没上市,新的重组病毒又出现,非瘟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既然疫苗对该毒株无免疫保护左右,那么现有疫苗的研制是否会根据猪场临床的需要进行调整,中小散户特别需要非瘟疫苗,因为非瘟疫苗上市,会把具有生物安全优势和无生物安全优势的生猪养殖企业降低到同一维度,对大型猪场将带来巨大市场压力和成本压力。若重组非瘟病毒大流行,而现研究的非瘟疫苗又毫无保护力,重组毒株的高致死率高传播性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加速中小散养户出局。
【版权说明】来源:猪友巴巴、自然通讯、华泰证券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河南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