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多次介入猪价走势
生猪价格的走势主要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供过于求,猪价下跌,供不应求,猪价上涨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养殖端压栏惜售,二次育肥情绪浓厚,叠加上半年能繁母猪产能下降,致使当前可能出栏生猪数量下降。而需求端,由于中秋、国庆等假期的到来,温度下降,以及牛肉、羊肉、鸡肉价格的上涨,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猪肉的消费需求量。
受“供减需增”的影响,最近20多天的时间,猪价持续上涨,为了控制猪价,防止猪价过度上涨,近期官方多次介入猪价走势。
首先,9月份,中央和各地合计投放政府储备肉20万吨左右,投放量达到了单月历史最高水平。虽说我国猪肉年消费量5000万吨左右,投放的几十万吨储备肉对猪肉供应量的影响不大,但其影响养殖户的出栏态度,从而对猪价造成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9月底猪价涨幅有所收紧就是储备肉投放的结果。
其次,近期农业农村部还召开了部门协调会议,目的是为了部署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工作,要求盯住各项关键指标,加大信息发布频次,以有效引导生猪生产。
最后,国家发改委先后约谈养猪企业、自媒体等,要求养殖企业合理安排出栏,自媒体不得为了销售产品而渲染涨价气氛。
10月5日,猪价最高13.4元
10月5日,全国生猪均价涨至12.5元,最高广东地区的猪价更是达到了13.4元,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等地的猪价均突破13元。
在官方对猪价的调控影响之下,猪价还是迎来上涨,主要有这么几个逻辑:其一、月底、月初,集团化猪场生猪出栏计划偏少。其二、面对猪价的上涨,散养户挺价意愿增强。其三、临近节日猪肉消费热情升高。其四、屠企为了高价出售囤积的猪肉,选择主动上调猪价。
后续还能涨吗?“四个维度”解析
目前已经进入四季度猪肉的传统消费旺季,生猪价格已经涨破13元,后续还能涨吗?下面笔者从四个维度进行解析:
1、根据往年四季度猪肉消费变化情况来看,每年的9月-12月,我国猪肉市场需求量呈上涨态势,四季度的猪肉销量比三季度高12.11%,消费端回暖可为猪价上涨提供有力支撑。每年的10月之后,屠宰企业开机率会随着消费量的增长而上升,据统计,四季度月均屠企开工率比三季度高4.22%。
2、2023年春节时间在2023年1月,按照习惯,猪肉消费高峰将会出现在12月的中上旬,其对应的是6月中上旬的仔猪出生量,考虑到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仔猪成活率偏高,以及二次育肥因素的影响,生猪供应相对有保障。
3、虽说6、7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增长,但从饲料产量来看,今年的1-8月份饲料产量同比下降7.9%,也就意味着生猪供应依旧偏紧。
4、七月猪价上涨后,市场二次育肥情绪较浓,据了解,最近两个月包括山东、河南、湖南等地的二次育肥猪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25%以上。而市场生猪出栏活重也明显增加,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产能下降导致的猪肉供应量的减少。
综合以上四个维度的信息,四季度生猪市场将会呈现供应和需求双增长的情况,预计10月假期结束之后,猪价会因为消费端的恢复而遇冷下降,不过随着腌腊利好,春节、元旦效应的生效,猪价会再次回升。只是不论下降还是回升,幅度都会比较有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