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吴昊晖
进入8月盛夏,全国各地依然是骄阳似火,历史最高气温记录不断被刷新。与气温同样持续高位的是猪价,自从6月底全国均价突破10元/斤这个重要心理关口之后,虽然经历了发改委约谈、收储等诸多调控措施,猪价没有如7月初一般直指12元,但依然稳在了10元上方,新牧网猪价指数最新报价依然有10.59元/斤,猪价指数高达131,意味着养殖户平均可有30%的利润,每头250斤大猪利润有望超过600元。
回望历史,往往可以展望未来。根据新牧网猪价指数历史记录,上一次指数长期超过130,已经是2021年3月份。不过当时是猪价刚从历史高点开始明显下跌,但在猪价下跌到这个位置之后,许多养猪人依然相信只是短期的调整,接下来还将反弹,于是大量养殖户开启了二次育肥的赌博,最终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猪价进入了真正的长期下跌通道,很多人把19-20年挣的钱全部亏掉。
如今猪价再次来到了这样一个关键的节点,同样一个问题也再次摆在所有养猪人面前,猪价能涨吗,我要扩栏吗?
要判断未来的猪价走势,搞清楚生猪存栏情况是关键。然而令养猪人头疼的是,这个数据历来是雾里看花,难以捉摸。一般而言我们肯定先看官方数据,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二季度末,能繁殖母猪存栏4277万头,环比增长2.35%;生猪存栏4.3亿头,同比下降1.9%;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36587万头,同比增长8.4%,创六年来新高。
这个数据可以解释部分问题,比如上半年的超高出栏量,也反映到了持续低迷的猪价以及深度亏损。然而这个能繁母猪的数量却依然高于国家此前在生产产能调控方案中规定的4100万头母猪的正常标准。意味着理论上产能是过剩的,这就很难解释为何产能过剩,7月的猪价却突然猛涨。
因此养殖户也冒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理论来解释这些不合常理的数字。
第一种观点是数字虚假论。平心而论,能繁母猪的统计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非瘟之后。所有的猪场都是高度封闭,自己员工出入都要消毒隔离几遍,更不用说让外面的人来清点母猪了。事实上根据笔者多地走访的了解,部分地方的畜牧部门主要靠猪场自己上报母猪数据,更有甚者是定好了每个猪场应该有多少母猪,再告诉猪场怎么填。因此出现某上报500头母猪的猪场实际存栏可能只有200头也不足为奇。
第二种观点则是母猪psy低下论。不少人相信,在此前的复产大潮中,为了快速恢复产能,很多猪场都大量使用了三元母猪,这些三元母猪窝均产仔可能只有六七头。这种母猪两头才能顶原来一头。在经历了去年的低价之后,这些母猪应该被淘汰了不少,但究竟还剩下多少仍是一个未知之数。而且即便是正常的二元母猪,在经受了这两年的疫情摧残,以及猪场主要精力都花在防非和生物安全,忽略了配种等生产环节的情况下,psy出现下降也不奇怪。
还有更多的养猪人干脆另辟蹊径,从别的数据着手试图测算出真实的母猪存栏。比如有从饲料产量着手的,根据饲料工业协会数据,6月份猪饲料产量945万吨,环比下降4.1%,同比下降12.4%。比如新希望近期公布的2022上半年公司饲料外销量,母猪料下降超20%,育肥料却同比增长了4%,仔猪料又同比下降5%。这个变化幅度似乎更吻合猪价的走势。还有养殖户从独特渠道了解到了不同企业的母猪配种用的输精管销量,他认为这个才是和母猪实际的配怀数量以及出生的仔猪数量成正比,由此推算出去年11月是母猪配怀数量的最低点,今年10月应该就是生猪出栏的最低点。也将是猪价的高点。
如此种种,也真是辛苦了广大的养猪人。为了判断一个行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笔者也自认对猪价行情预测无能为力,毕竟行业里有一句名言,能预测准猪价的不是神仙就是神经病。但笔者觉得官方的母猪存栏数虽有不全面之处,但若拉长一段时间看趋势,还是能够反映一点情况的。母猪存栏数从去年6月的高点开始下调,直到今年6月才终于明显反弹。按照往后推12个月出栏的基本规律,猪价从今年6月开始持续上行到明年6月,应该会是一个大趋势。
不过即便对未来一年的猪价有信心,如今的养猪人也早已不再轻言扩张。上至巨头,纷纷表示现阶段只是抓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并没有轻易改变今年的出栏目标。下至中小散户,笔者走访的许多养猪人都表示,经历了前两轮的折腾,手头上再也没有多余的钱去赌行情了,最重要的是疫情压力仍然不小,特别是现在进猪苗或者二次育肥,很可能会在出栏的时候遇到冬季疫情高发期,谁也伤不起了。
今年农业农村部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认定公布了1.2万个国家级和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出栏量约占全国的1/3。不难想象,未来这些核心猪场将会有更科学的出栏计划和产能规划,能够有效的避免生猪出栏短时间的大起大落,也就能避免猪价的跌宕起伏。对于所有养猪人来说,未来或许再也不用继续猜存栏,猜猪价,而是将精力回归到养猪本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