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豫论期

标签:生猪期货

  生猪期货概述
  生猪是我国最大的畜牧品种,猪肉在中国的食用肉类结构中占比最高,消费量约占肉类总消费量的53%,是中国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2021年我国生猪出栏量6.7亿头,总市场规模达2万亿,因而生
猪价格的波动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生猪的养殖分为自养自繁和外购仔猪两种模式,自养自繁是从引进后备母猪到出栏商品猪的养殖过程,历时14个月左右。期间共经历3个阶段:
  将后备母猪培养为能繁母猪需要4个月,能繁母猪再经历4个月的妊娠期分娩仔猪,仔猪通常养殖6个月左右的时间成为120kg的商品猪出栏。
  生猪产业的上下游影响面广,我国目前
养猪场的数量超过6700万个,屠宰企业总数约1.4万家,价格的波动既与养殖农户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又是国家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自非洲猪瘟爆发的近十年间,价格在10000-38600元每吨波动,剧烈的价格波动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产业亟需通过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
  
生猪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1.
猪周期
  生猪养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一般体现为3-4年的周期性波动。“猪周期”中最核心的指标是能繁母猪数量的变化,生猪供应量也是通过对能繁母猪数量的间接调控实现的。由于能繁母猪到商品猪出栏需要4个月的妊娠期+6个月的生长期,因而能繁母猪对商品猪的出栏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正是猪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用蛛网模型可以形象的解释“猪周期”的形成!
  生
猪价格上涨时养殖利润增加、企业盈利,此时能繁母猪的存栏增加,从而仔猪及生猪的供给量增加,供给大于需求导致养殖利润下降,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紧接着企业开始淘汰能繁母猪,仔猪、生猪供给减少,导致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上涨。进而出现新的一轮周期!
  2.疫情
  疫情往往是
猪周期启动的诱发因素,加剧周期中猪肉的价格震荡。过去10多年,我国生猪养殖发生过3次影响范围比较大的疫情,2007-2008年的蓝耳病、2010-2011年的口蹄疫和流行性腹泻,2018年的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与传播均会导致生猪供给量的迅速下滑,从而诱发猪周期,这3轮疫情分别对应着2006年-2009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的三轮猪周期
  3.养殖成本
  养殖成本主要起到监测价格底部区域的作用,一旦价格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运行,行业就会逐步淘汰产能,减少供给量,从而使价格逐步恢复至成本线以上。
  生猪的养殖成本包括仔猪费用、饲料费用和兽药、人工等其他费用。主要成本为饲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左右。饲料的主要构成为80%左右的玉米和10%的豆粕以及其他混合料。近两年,玉米、豆粕等粮食价格的上涨使企业的养殖成本逐步提升,行业的平均养殖成本约为16元/kg。
  4.季节性
  我国猪肉的消费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每年的11月-次年的1月,由于节日、温度及饮食习惯的原因,往往是消费最旺的时间,而春节后的3-5月为消费淡季。受供需的季节性波动影响,猪肉价格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年内“小周期”。一般而言,一二季度为价格的低点,随后从8月开始
猪肉销量环比上升,价格开始回暖,到四季度出现价格高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