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东北地区价格甚至跌破5元/斤,加上非洲猪瘟以来的人工成本、防疫成本、饲料成本的大幅上涨,目前,行业平均每头生猪的养殖亏损值已创历史新高,到达600-800元,给乡村振兴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生猪价格从最低近4元/斤上涨到近20元/斤,又降至如今的5元/斤,其价格波动幅度为历史罕见。为了平抑生猪价格波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从长期实际效果看,仍未能彻底有效解决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问题。造成这种价格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生猪养殖与市场需求严重脱钩,外加中小养殖户恐慌抛售和上涨惜售的心理,助推生猪价格波动。

  如何建立生猪养殖与市场需求的供求关系,关系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如何降低生猪价格波动幅度,也是大部分生猪养殖区乡村振兴必解难题。从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生猪疫病大区防控已经划分完成,各大区政府的大区建设方案也稳步推进,部分大区已经开始实施,“调猪变调肉”的模式也逐步形成,这为“以销定产 以产定养”这种新型生猪(猪肉)供求关系,为生猪养殖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运行的模式

  由主销区的市场建设部门或市场供应的企业对本地需求的猪肉进行初步核算,作出采购预算,提前一个生猪养殖周期(6个月)向主产区的屠宰加工企业签订供销订单,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主产区的屠宰加工企业根据供销订单,与周边养殖企业签订购销订单,并结合饲料、人工等成本做一个收购价,并按照收购价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养殖企业根据屠宰加工企业的购销订单,组织生猪养殖。对于目前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过大、过快的问题,可以在协议价格上设定最低、最高限制,同时双方政府方面,也应当给予一定政策支持,用于降低市场供应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以及养殖企业的风险。从短期看,这种模式可能导致某一环节的亏损,但从长期看,各个环节均能获取相对稳定的利润,同时也能对生猪价格波动起到一定的平稳作用。

  可行性分析

  一个城市和一个地区,在猪肉价格平稳的条件下,其需求量主要取决于这个地区的人口、消费习惯以及居民收入等,总体相对平稳。对于生猪(猪肉)的主销区来说,其每年生猪(猪肉)的消费水平总体相对平稳,这就为“以销定产”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同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冷链物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冷鲜肉的长途跨区域调运瓶颈已经得到有效解决,也得到了市场验证,这为“以销定产”提供了运输保障。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以销定产 以产定养”的生猪生产模式,虽然不能产生较大的经济利益,但可以平稳生猪价格,降低生猪行业各环节风险,平均各环节利益,最终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整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社会效益分析。一是能够促进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该模式的推广,能够逐步抑制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平稳生猪价格波动带来各环节的风险,从而促进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能够有效解决猪瘟等动物疫病大规模发生的风险,通过该模式的推广,能加快推进“调猪变调肉”的进程,大幅降低生猪活体调运比例,从而降低生猪调运引发的大规模疫情发生的风险。三是能够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通过该模式的推广,可以在订单合同内对生猪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进行明确,形成契约机制,同时,形成完整的流程,从而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四是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工作。通过该模式的推广,最终订单能够到达乡村养殖户或合作社手中,在确保稳定利益的同时,能够积极吸引更多农村资源参与到生猪养殖行业,从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难点分析

  资金问题。由于订单需要提前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且周期为半年,流动资金规模庞大,一般企业难以承担,需要主销区的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金融机构给予支持。

  短期盈亏问题。受近期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这模式推广初期,个别环节利益肯定将受到较大影响。

本文来源:现代畜牧舆情周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