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状态转换特征,供需因素、制度性因素及随机因素是重要形成原因基于2000年1月—2015年12月全国牛肉市场价格及主产区、主销区牛肉市场价格月度数据,通过构建两状态马尔科夫转换自回归(MS-AR)模型和马尔科夫转换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测定牛肉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21世纪以来,国内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基于市场价格波动的直观来看,其分为2个阶段,其一为2000—2006年,该时期我国牛肉市场价格处于低位运行,价格波动相对平缓,并未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跌的态势;其二为2007-2015年,该时期牛肉市场价格出现2次大幅上涨,并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就马尔科夫转换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测定结果而言,其大致历经7个阶段,分别在平缓波动和剧烈波动2种状态下运行。就剧烈波动状态而言,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2001年10月—2001年11月、2007年4月—2008年3月和2012年2月—2013年2月。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我国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现象,不同状态下市场价格波动的信息传递具有非对称性。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状态转换频繁,且时间区域分布明显,其在平缓波动状态下的运行概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2种状态的持续概率分别为0.84和0.98,持续时间分别达到6.33个月和40.55个月。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表现为,主产区和主销区牛肉市场价格相应方程在平缓波动状态下的系数之和均要小于剧烈波动状态下的系数之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牛肉市场价格在剧烈波动状态受到的冲击影响更大。

  供需因素、制度性因素和随机因素是致使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发生状态转换,并使运行区间呈现阶段性的重要原因。

  2. 肉牛产业链不同市场价格传递作用明显,架子牛和肉牛出栏市场是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产业链源头基于产业链视角测定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及传递特征,探索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产业链源头,利用2012年1月—2016年6月产业链主要环节市场价格月度数据,借助马尔科夫转换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肉牛产业链主要环节市场价格存在2种不同的运行状态。产业链主要环节市场价格在平缓波动及剧烈波动2种状态下运行,其在剧烈波动状态的概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剧烈波动状态的持续概率为0.97,而平缓波动状态为0.94,相应的平均持续时间则分别为31.42个月和16.71个月。但是,市场价格在2种状态的相互转换概率均较低,说明产业链主要环节市场价格波动存在一定的平滑性,外部冲击是造成状态转换的重要原因。

  肉牛产业链主要环节不同市场价格波动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其运行可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2012年—2014年下半年,第2个阶段为2014年底—2016年初,第3阶段为2016年4月份之后。

  肉牛产业链不同市场价格的传递作用较为明显,架子牛市场价格和肉牛出栏价格在产业链主要环节不同市场价格的传递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说明架子牛市场和肉牛出栏市场是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力量,即这2个市场是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产业链源头。产业链主要环节不同市场价格的传递在不同状态下作用存在着明显差异,说明产业链主要环节市场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产业链主要环节不同市场价格受到冲击的持续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架子牛市场价格受到的冲击作用最大,其次为肉牛出栏价格,再者为能繁母牛市场价格,玉米市场价格及牛肉市场价格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3. 区域牛肉市场价格关联性具有差异性和时变性,京津和西北地区市场是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地域源头基于2000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中原、东北、西北、西南4个主产区及京津、华东、华南3个主销区牛肉市场价格数据,通过构建贝叶斯DCC—GARCH模型,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牛肉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及其动态关联性,寻找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地域源头。研究结果表明:

  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市场价格波动衰减速度缓慢,且衰减速度随着波动幅度加大而减缓。主产区和主销区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存在较为明显的左偏现象,呈现波动的非对称性,即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往往落在均值的右侧,呈现类似“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衰减速度缓慢,且随着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的加大,其衰减速度不断减缓,说明牛肉市场价格当期信息对下期波动的影响大,且当期波动幅度增大时,其对下期的影响将越大。

  牛肉市场价格间的联系具有差异性和时变性,京津和西北2个牛肉市场是国内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地源主导。从单个地区牛肉市场价格与其他市场价格的平均关联度看,京津地区牛肉市场价格与其他市场价格关联度最高,其他地区牛肉市场价格的关联度均值从大到小排名,依次为西北、华东、东北、中原、华南和西南。京津地区牛肉市场价格与其他地区市场价格的关联度最高,也从侧面反映出其为国内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地区性源头;但就主产区而言,西北地区影响力更大。就单个地区牛肉市场价格之间的关联性而言,东北与西北、西北与京津、京津与华东等地区牛肉市场价格之间的关联度高华南与东北、华南与西北地区牛肉市场价格间的关联性较弱。不同时期,牛肉市场价格之间的关联性不一样,2007年之前市场价格关联性时间分布差异性较大,2007年之后有2个阶段时间分布较为一致,两者的时间分布为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当然,牛肉市场价格间的联系存在差异性和时变性,也可从侧面反映出牛肉市场及价格波动的不稳定性。

  4. 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受关联市场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后者影响大且可能是其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在简要分析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1995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牛肉市格波动及因素研究、牛肉市场价格、替代品市场价格、饲料市场价格、牛产品进口量及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等数据,借助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就关联市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牛肉市场价格受到关联市场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影响较大。猪肉、鸡肉市场价格冲击影响在2007—2008年达到最大值,羊肉、玉米市场价格的冲击作用在后期呈现巨大正影响;进口市场的影响在2007—2008年、2012—2013年最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影响在2007—2008年达到最大值。比较而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影响最大,可能是造成牛肉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其次为猪肉市场价格,再次为进口贸易市场,鸡肉市场价格、羊肉市场价格及玉米市场价格的冲击影响相对较小。随着领先期数的增长,牛肉市场价格受到的冲击影响逐步减弱。

  牛肉市场价格在平缓波动期及剧烈波动期所受到的冲击作用存在差异。猪肉市场价格在2008年6月所代表的剧烈波动期冲击影响最大;鸡肉市场价格在2014年6月所代表的剧烈波动期对牛肉市场价格的冲击影响最大,其他2个时期冲击相对较小。羊肉市场价格、玉米市场价格在2000年6月所代表的平缓波动期对牛肉市场价格的冲击影响小,而在剧烈波动期的冲击影响普遍更大。进口市场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平缓波动期的冲击影响较大,而在剧烈波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关联市场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10个月以上。

  5. 牛肉市场价格未来总体呈现上涨态势,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浮动及中澳自贸区建立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构建包括肉牛生产、进出口贸易、城乡居民消费及价格传递等在内的牛肉市场局部均衡模型,对牛肉市场价格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并基于通货膨胀适当增强或减缓、人民币持续升值或贬值、中澳自贸区建立3种情景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牛肉市场价格和肉牛出栏价格将进一步上涨。至2020年,我国牛肉市场价格将达到66.37元/千克,肉牛出栏价格为28.19元/千克。此外,我国牛肉生产和消费总体呈现增长态势,牛肉进口剧增而出口将持续萎缩。2020年,我国肉牛出栏量、肉牛出栏胴体重、能繁母牛存栏量及牛肉产量分别达到3394.89万头、246.27千克/头、3052.33万头和836.05万吨;城乡居民家庭及户外人均消费量分别达到3.69千克、3.59千克、1.49千克和0.39千克;牛肉出口量将下滑至0.37万吨,进口量增长至159.81万吨。牛肉市场价格在生产、消费和贸易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呈现上涨态势。

  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浮动及中澳自贸区建立对牛肉市场价格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牛肉市场局部均衡模型情景模拟显示,通货膨胀适当增强有利于牛肉生产和消费,但不利于牛肉进口,最终抑制牛肉市场价格上涨;而通货膨胀减缓对牛肉市场价格的作用截然不同,其能推动牛肉市场价格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不利于牛肉市场生产与消费,但能扩大进口,推升牛肉市场价格。人民币贬值的作用与其升值时截然相反,其对牛肉市场价格上涨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中澳自贸区的建立使牛肉进口剧增,冲击国内肉牛产业和牛肉市场,进而推动牛肉市场价格上涨。

本文来源:现代畜牧舆情周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