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非洲猪瘟的沉痛打击,我国能繁母猪及生猪总体存栏量出现巨大缺口,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为养猪业复产、复兴带来了诸多不利。
以2019年为例,我国猪肉产量、生猪存栏量分别下降21.3%和27.5%,猪价上涨到历史新高。
图文:历年生猪存栏量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招商证券)
在此背景下,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及农业、环保、财政等各部门纷纷出台一系列鼓励养猪政策,带动中国养猪业的复产复兴。在政策及猪价高企的双重利好下,养殖巨头纷纷跑马圈地,建场扩张;中小家庭猪场及养殖散户亦积极性空前,踊跃开展复养工作。
疯狂扩张及复养大潮下,多项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自2019年9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止跌回升。但是,巨大的需求面前,现有能繁母猪数量依旧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截至今年3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去年仍然下降了20%。
另外:农业农村部表示,预计今年年底,能繁母猪存栏量可恢复到2017年年底的水平。《中国畜牧兽医统计(2018)》显示,2017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393.45万头。而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380万头,距离2017年年底的水平,还差1000万头左右。
为了加快生猪产能恢复,年底达到基本恢复正常存栏水平的目的,近期,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推动农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通知》、《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生猪稳产保供》等政策支持养猪。
据公开的数据不完全统计,仅4月份就有14家企业疯狂投资超过245亿元布局生猪产业!预计新增生猪产能超过2163万头。
四川:想养都养、能养尽养”,养猪大省这样鼓励养猪!
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在成都召开全省农业产业扶贫暨粮猪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视频调度会议。
会议强调,要把恢复生猪生产摆在首要位置,加快推进生猪养殖项目实施进度,抓好仔猪市场整顿和价格监管,持续加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坚决打击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帮助贫困户把“想养都养、能养尽养”的要求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完成恢复生猪生产既定目标任务。
四川省2020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四川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生猪存栏均连续5个月实现增长,截至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达2986.7万头。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廖蔚介绍,当前四川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势头良好。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2986.7万头,较去年底上涨4.0%。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8.3万头,较去年底上涨12.5%。据监测,全省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生猪存栏连续5个月增长,能繁母猪连续6个月实现增长。
四川将加大对已出台政策落实情况督导,调动企业恢复生产积极性,确保全省今年完成出栏生猪6000万头的目标任务。
山东:财政政策和资金“双保障”支持生猪稳产保供
今年以来,山东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恢复生猪生产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的工作定位,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完善政策,大力支持生猪稳产保供。
一是加快拨付生猪养殖贷款贴息资金。2月底前已拨付贴息资金7930万元,对52家生猪养殖、屠宰企业2019年度贷款给予贴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2020年度符合贴息条件的养猪场规模从年出栏5000头下调到500头,可享受政策的养猪场从500家增加到1.3万家。
二是加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优惠力度。在继续对10万元-300万元贷款给予担保的基础上,将贷款规模300万元-1000万元的生猪类担保项目纳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范围,享受担保费补助1.5%、担保贷款贴息2.175%的优惠政策。疫情期间,担保费减半收取,财政贴息率再提高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山东农担公司已授信8.33亿元支持生猪养殖,为925户生猪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4.5亿元。
三是及时足额落实强制免疫资金。去年底提前下达强制免疫疫苗资金2.2亿元,支持猪口蹄疫等国家规定的重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集中采购。积极推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满足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个性化需求,增强免疫效果。
四是优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生猪规模养殖设施实行敞开补贴、应补尽补,并为购买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业机械装备的生猪养殖场户优先办理补贴手续。截至目前,全省已补贴生猪生产类农机装备近800台(套),兑现补贴资金1500万元。
同时,省财政将统筹资金支持生猪等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引导生猪养殖主体购买使用良种,对完成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的市,结合下年度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给予奖补,推动生猪产业乘势而上、高质量发展。
青海:多举措恢复生猪生产,一季度能繁母猪存栏5.61万头增长8.1%
今年以来,青海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恢复生猪生产稳产保供部署要求,研究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财政、金融、生态等部门同向发力,全力恢复生猪生产。据行业统计,一季度,生猪存栏41.9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61万头,增长8.1%。
据了解,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190万元,扶持建设24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其中,新建3家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目前,8家养殖场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将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额分别提高到1500元/头、1000元/头,保费按80%的比例由财政补贴。将生猪养殖场信贷担保、贷款贴息等金融支持规模门槛从年出栏5000头调至500头,并实施生猪补助政策,安排补助资金800万元,按存栏能繁母猪100元/头予以补助,对从外省和省内引进种公猪分别按2000元/头、1000元/头的标准给予补助,力争年底能繁母猪达到7万头。
在保障养殖用地方面,扩大包括生猪在内的各类畜禽养殖生产用地范围和内涵。完成全省禁养区排查和调整划定,特别是生猪核心产区海东市禁养区的调整划定。
与此同时,落实配套措施,补充县级非洲猪瘟快速检测短板,升级改造乐都、湟中等6个生猪生产调运大县(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配置非洲猪瘟专业检测设备,提升仔猪种猪生产调运县级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效率。落实生猪生产农机补贴政策,将自动饲喂、环境控制、防疫和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全部纳入
农机补贴范围,预留补贴资金,保证随时申请随时补贴,并对生猪养殖场(户)申领补贴优先办理。
广西:生猪复产提速 一季度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4%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坚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大力推广“铁桶计划”等成功复养模式,自2019年7月份以来,全区已经成功改造500多家“铁桶猪场”,300家已经进猪生产,总共放苗50万头;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中小规模养殖场共同发展生猪生产,13家大型养猪企业有80个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项目开工建设,设计规模1700多万头。今年截至一季度末,广西生猪存栏1670.44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89.27万头,分别比上年底环比增长4.4%和4.5%;生猪产能已恢复到2017年底生猪产能的72.8%。生猪出栏552.33万头,完成年度生猪出栏任务的22.3%。
江苏南通:提高贴息比例,扩大补助范围!
江苏南通市将进一步提高规模猪场的贷款贴息比例、扩大补助对象范围,同时加大对规模猪场新增种猪的奖补力度,让更多的生猪养殖户享受到财政“利好”。
根据政策安排,贷款贴息补助的对象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调整为年出栏500头以上养殖场。在贴息比例上,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年出栏生猪数量在500头至5000头之间(含5000头)的,按2%的比例予以贷款贴息;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贷款贴息比例从现有的2%提高到3%。该政策将一直持续至2020年12月31日。
据了解,贴息的具体项目主要包括种猪场和规模猪场用于购买饲料、母猪、仔猪等方面的生猪生产流动资金贷款和用于新建、改扩建猪场的建设资金贷款。对从事多种经营业务的企业,应严格区分贷款用途,确实无法划分的按产值比例核定用于生猪养殖的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对企业以“贷新还旧”形式所取得的贷款、到期未还贷款不予贴息。
在盘活生猪存量的同时,南通市还进一步加大奖补力度,通过发展增量释放产能,促进生猪稳定生产和转型升级。对2020年2月24日至2020年9月30日新增符合条件的种猪,在省级财政奖励500元/头的基础上,市、县两级财政再分别给予100元/头的奖补。
更多生猪养殖户享受财政利好
此外,2021年前,每建设一个存栏5万头以上的现代化大型养猪场,市级财政将奖补1000万元。市县扶持的生猪规模养殖场作为市“菜篮子”工程的保供基地,出栏的生猪实行产销挂钩,优先供应本地市场。县级财政统筹安排资金,对现存栏1000头以上规模猪场进行升级改造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
河北石家庄:加大政策扶持,生猪存栏量逐步回升
近两年,为了扶植生猪养殖,石家庄市起草印发了《石家庄市2020-2021年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目标的通知》,对任务进行分解。同时,把新增出栏任务已落实到555个养殖场中;市级财政2020年预算安排各类资金5300余万元,用来稳定生猪生产补助、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保费补贴、冻猪肉储备补助等;加强生猪市场监测预警,完善生猪信息监测和预警体系,强化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动态监测,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信息,对市场动态进行预警分析,指导养殖场户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增强养殖信心。目前,随着石家庄市生猪利好养殖政策不断释放,养殖户养殖热情逐建增高,生猪存栏量正在逐步回升。据统计,今年全市新建扩建生猪养殖场达93家,设计年出栏116万头。
黑龙江:生猪存栏达到1250万头 市场供应充足效益大幅增长
今年一季度,黑龙江省生猪存栏1250万头,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6.6%;能繁母猪存栏117.5万头,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8%。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已恢复2017年同期水平的94%和90%。生猪出栏463万头,同比下降12.6%,环比增长3.6%。
一季度,全省生猪平均价格32.2元/公斤,比2017年一季度上涨91.9%,是2019年同期的3倍。出栏一头生猪效益2142元,是2017年同期672元的3.2倍。全省实现养殖效益99.2亿元,彻底扭转去年同期全面亏损的局面。
全省现有生猪屠宰加工企业199家,截至3月底已复工169家,复工率85%。其中71家规模以上企业设计年屠宰能力3500万头,已全部复工。一季度,全省猪肉产量37.1万吨,猪肉外销8.4万吨,出省活猪28万头。
安徽:力争今年出栏超过2600万头
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这个省“菜篮子”产品生产充足,生猪产能稳步恢复,下一步将加快存量猪场补栏,加快新上生猪项目建设,加大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持,力争今年出栏超过2600万头。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目前,安徽省生猪产能稳步恢复,一季度生猪期末存栏1141.4万头,环比增长4.54%,其中:能繁母猪107.9万头,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1.81%。全省农产品价格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生猪均价连续9周下降,降幅达15.12%。
此外,安徽省还提出,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生猪生产的先导作用,开展生猪活体、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和育肥猪保险试点,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将贷款贴息补助政策的规模猪场条件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500头以上。(新华社)
泉州: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生猪稳产保供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泉州市全力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林牧结合、种植养殖屠宰加工和冷鲜配送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起布局合理、用地合规、按标生产、绿色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销协调的现代畜牧产业新格局及畜牧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
生猪稳产保供方面,泉州市全力恢复生猪生产,推进补栏增养,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规定。强化新改扩建猪场项目调度,重点推进泉州市举源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新建和南安市大岭养殖有限公司等6家改扩建项目尽快落地投产,确保全市新增3万头生猪存栏。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支持晋江、南安等县(市、区)和市、县两级国有企业异地建设生猪生产基地,对在市域外投建存栏5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的,给予企业一次性补助100万元;2020—2023年,泉州市级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和激励新(改)建标准化牲畜定点屠宰厂。加强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持续实施监测排查日报告制度、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水平提升、调运监管、禁止泔水喂猪等防控措施。
屠宰加工业转型升级方面,泉州市按照“扶大限小、减数控量、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修订《泉州市牲畜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并印发《泉州市畜禽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整合布局15个现代化牲畜屠宰加工厂和3个肉品分割配送中心。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面,2015—2019年,全市共关闭拆除禁养区和可养区未改造或已改造后仍不能达标的养猪场(户)4073家。在生猪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中,我市养殖污染防治理念由“处理”转变为“利用”,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突出节水措施和养分综合利用。
安徽铜陵:恢复生猪生产信心 加快复工复产步伐
为保障猪肉有效供给,安徽铜陵市结合国家、省相关部门实施的政策,于去年年底出台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铜陵市将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生猪养殖场恢复生产,实施种质资源临时性生产救助。其中,对全市能繁母猪存栏49头及以上的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补贴200元/头,对从市外引进的种猪给予一次性生产补助500元/头。同时,还通过落实生猪屠宰环节的无害化补助,支持生猪屠宰企业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工作,并继续落实能繁母猪的保险政策,加快组织开展养殖场育肥猪保险工作,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等措施加快生猪生产的恢复。该政策自2月实施以来,铜陵市的生猪种质资源种猪的数量有明显回升,从去年年底不足2000头到一季度末4600余头,连续两个月实现环比上升。截至一季度底,铜陵市在栏生猪量超过3.5万头,近50家规模养殖场正在加紧生猪复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