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9日,已有15家Wind猪产业板块的上市公司公布了半年报,占板块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从这些公司的业绩报告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上半年行业整体的经营趋势与负债改善情况。整体来看,上市猪企的亏损幅度大幅收窄,头部企业如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其他企业即便仍有亏损,但亏损幅度相比去年明显缩小,例如新五丰和华统股份。这些盈利改善主要得益于二季度猪价的大幅上涨以及成本的下降,使得养殖环节的利润率显著提升。不过,由于盈利时间较短,只有5月和6月两个月,行业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并不明显。
据统计,这15家样本公司2023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57.28%,到今年6月末下降至55.81%。尽管有所下降,但依然处于相对高位。特别是去年末负债水平超过74%的三家公司中,有两家上半年负债率继续增长。面对依然较高的负债率,这些公司的产能提升空间有限。加之当前行业产能去化并不彻底,二季度以来的产能反弹可能不具备持续性。
猪价是影响猪行业景气度的最大变量。今年一季度猪价处于13.5元/kg至15元/kg的低位震荡,并于2月末触底反弹,直至4月达到少数头部企业的盈亏平衡线。到6月中旬,猪价已升至18.6元/kg。每公斤5元左右的上涨直接推高了养殖企业的利润上限。另一方面,上半年整体养殖成本有所下降。以牧原股份为例,其2024年6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接近14元/kg,相比1—2月平均成本下降约1.8元/kg。成本的下降进一步提升了养殖企业的利润空间。
进入8月,行业盈利逻辑延续,三季度养殖企业的盈利预期也较好。不过,由于猪价近期已达到20元/kg以上的较高水平,市场对猪价继续上涨的预期有所改变。截至8月29日,部分行业机构跟踪的日度生猪价格从21元/kg的高点回落至20元/kg左右。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是20元/kg已经达到历史波动区间的上限,而步入‘低毛利时代’是业内的普遍预期,猪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有限。其次是供需关系的影响,今年5月生猪产能出现反弹,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估算,11月以后供给端将结束收缩态势,重归增长,从而对后续猪价带来更大压力。
从行业现状来看,产能去化过程并未结束,今年5月以来供给侧的产能恢复很可能只是阶段性的反弹。截至今年6月末,行业整体负债率环比有所降低,但仍处于高位。据统计,2021年至今,15家样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由2021年中报的48.15%,上升至2023年中报的峰值59.46%,此后小幅回落至57.28%。落实到具体公司,如新五丰、华统股份等,负债率进一步攀升至76%以上。行业龙头如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也变化有限。猪价远期价格可能走弱,资产负债表未能获得明显修复,养殖类上市公司轻易不会重启大规模扩张,资本开支规模预计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上市猪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生猪养殖行业。一方面,近几年养殖行业规模化提升明显,上市猪企出栏量占比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更为多元化,其对猪价周期波动的风险承受力更强。如果此类企业未开始新一轮的产能建设,其他小型养殖企业‘单独行动’的可能性不大。从这一角度来看,二季度供给端的产能反弹可能不具备持续性,等到猪价回落,行业将重归产能去化的状态中。当然,以上只是基于行业现状与市场预期作出的预判,后续如何演变仍需进一步观察。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