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已成为主流趋势。这种养殖方式虽然为养殖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面临着疾病快速传播的风险。以非洲猪瘟为例,这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严重传染病,具有100%的死亡率。自1921年首次在东非被记录以来,它已经蔓延到了多个大陆。2018年5月,中国东北地区(辽宁省沈阳市)首次报告了非洲猪瘟疫情,此后在全国范围内被发现。尽管投入了大量精力研发疫苗,但至今尚未取得突破。由于目前尚无公认的治疗方法,最常采用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主要是生物安全、早期发现和报告、活动限制和分区以及扑杀暴露的动物。
###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管理是指通过防止引入被认为具有潜在危害的病原体和毒物来保护牲畜群健康的管理实践。生物安全的目的是通过尽量减少生物有机体和外部威胁进入畜牧业和畜牧业内部的移动,建立防止致病因子和其他威胁的屏障。生物安全分为内部生物安全和外部生物安全。
#### 内部生物安全
内部生物安全包括防止病原体在养殖场内部传播的措施。污染物是一种无生命的物体,可以将病原体从一种易感动物带到另一种易感动物。养殖场内的污染物包括日常用品如刷子、剪刀、针头等。通过直接接触,病原体可以在动物、人和移动装置之间传播。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不同物种的动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直接接触传播。
#### 环境控制
养殖场需要保证场区内部和外部周边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垃圾,避免内部滋生细菌或外部细菌、病原体被带入养殖场。圈舍内部温度波动会使养殖场的生猪饲养变得更加困难。白天和夜间温度之间的巨大差异可能需要调整通风或加热以避免气流,帮助仔猪保持舒适。
#### 设施消毒
猪圈舍消毒要根据当前疾病流行特点以及有针对性消毒效果的消毒剂。消毒前应先将圈舍内垃圾及排泄物打扫干净,可以减少猪舍中污染物的数量。消毒剂的选择要符合安全、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消毒后,要利用风机对圈舍进行干燥处理。
#### 全进全出
猪场要合理安排引猪时间,不同批次和品种的猪不能混合饲养。猪场可利用“全进全出”实现批次化生产,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养殖效益。在生猪出舍后,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
### 外部安全措施
#### 人员与车辆
车辆在不同猪场和场区间移动,必须进行严格的管控和消毒。进入生产区的人员以及离开生产区的场区工作人员应进入“隔离间”隔离消毒,防止携带病原微生物并进行传播。
#### 引种隔离
引入的生猪到达猪场后应进行隔离饲养45~60天,在隔离期间注意观察猪只行为状态,并进行检测评估。确保引入的猪只无相关病原体携带。
#### 饲料卫生
猪场应当严格把控生猪饲料来源和饲料质量,避免饲料被污染并携带病原体。卫生对于保持饲料的营养质量也很重要,可以防止微生物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产生有毒化合物。
#### 免疫防护
疫病监测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环节,猪场应秉持“防重于治”的理念,根据本场、本地区猪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疫苗可以显著加强动物的免疫力,也是保证猪群对疾病抵抗力的重要保障。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