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中旬,玉米市场供需矛盾逐渐显现,养殖端的需求增量有限,而中间渠道的库存却相对较高,导致玉米市场的购销节奏放缓,现货价格出现下移。尤其在东南沿海地区,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出偏弱的走势。下游市场的还盘价格持续下跌,实际成交价格也有所下降。以蛇口港为例,7月19日国标二等玉米的港内自提报价在2460-2480元/吨,而实际成交价格多在2440-2460元/吨,相比7月10日下跌了约60元/吨,跌幅达到了2.4%。同时,南北贸易的倒挂幅度也有所扩大。
从需求端来看,7月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玉米走货量一直偏低。前期,由于替代品的价格优势,对玉米的销售形成了一定的抑制。随着内贸玉米价格的下跌,替代品的价格优势逐渐减弱,但下游市场的采购心态依然谨慎,大型需求企业也在压低收购价格,导致市场普遍出现议价空间,成交价格的重心进一步下移。
当前,玉米期货市场已出现了止跌回稳的趋势,南北贸易的负利程度较高,贸易活动的积极性下降。除了个别南港库存较高的贸易企业外,低价成交量逐渐减少,预计后续价格将逐步企稳。然而,市场缺乏积极的利好因素支撑,随着新粮上市的临近,单一成本因素对价格的支撑力度将减弱,短期内需求端的预期不会出现明显改善。在整体供应宽裕的情况下,下游市场可能继续采取择廉压价的采购模式。因此,7月下旬东南沿海地区的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可能较小。
当前处于饲料生产的相对淡季,养殖端的需求增量不足,玉米饲用消费难以增加。南方饲料企业观望态度浓厚,玉米签单的积极性不高。南港的采购不积极,需求偏弱的局面传导至北港,导致北方港口玉米南发速度放缓,北方港口玉米库存水平同比去年明显偏高。市场饲用消费持续疲软,导致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同步走弱。短期内,养殖端的压力仍然存在,饲料企业的原料库存水平相对较高,玉米补库的意愿较弱。销区玉米饲用需求可能延续疲软态势,难以提振玉米消费。后市饲用需求预期有限,销区饲料企业将根据价格灵活选择粮源。
展望未来,产区玉米市场中间库存仍有一定出货预期,市场供应相对宽松。三季度下旬养殖端的需求跟进有限,饲料企业后市看空预期明显,短线销区市场玉米成交氛围清淡,成交价格偏向低端,玉米价格或面临下跌压力。然而,近期产区降水天气频繁,8月中下旬后天气对新季玉米生长的影响将增强,贸易商的存储成本较高,可能会对跌幅有所支撑。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